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歼-20首飞珍贵画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歼-20首飞珍贵画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歼20首飞8周年之际,大家认为歼20下一步会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谢邀,歼-20下一步应该聚焦在涡扇-15发动机以及飞控整合方面,其他数据链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
感谢从此萧郎是路人甲邀请。根据国外网站的非官方不可靠消息,歼-20目前使用的特供版涡扇-10发动机,最大推力可以达到15.5吨。跟美军F-22A的F119-PW-100发动机相等,因而可以满足歼-20的基本需求,但要发掘歼-20的潜能,还是要涡扇-15发动机。
一方面涡扇-15推力水平更大,外界预测是18吨推力水平。另一方面涡扇-10原本是适合低空亚音速使用的涡扇发动机,其涵道比太大,不适合四代机所使用,需要小涵道比发动机才能完全发挥出歼-20的超音速威力。
同时歼-20尾部处理一直比较简单,尾喷口收缩太快,看上去有点天然的不和谐,并且进气口面积也远比使用涡扇-10的歼-10C和歼-11B大的多。这些准备工作都是为了将来换装涡扇-15而准备,更换发动机工作应该是将来歼-20改进工作的核心工作。
同时将AVEN矢量喷管技术与飞控相结合也是一大工作内容。AVEN矢量喷管已经在歼-10C上成功试验,并在珠海航展上进行精彩表演,这方面看起来不需要担心,进度要比涡扇-15还要快。但是将矢量喷管与飞控结合一起还需要大量的工作,相关控制率需要不断完善。
除此之外武器舱布置,应该还有提升空间。中央武器舱布置4枚空空导弹还是有点偏小,虽然霹雳-15体积要比AIM-120D大的多。之前军网论坛上有诸多大侠,使用眼神测距大法和屏幕皮尺大法,认为挤挤还是能以交错布置方式塞进6枚空空导弹。这方面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那怕只能塞枚小点的霹雳-12战术意义都大不少。
在航电领域,这方面信心有点不足的就是数据链方面,这是我们的薄弱项。美军专门给隐身战斗机研发的低探测性的MADL隐身数据链,大大提升隐身战机的作战性能,这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进步。
最后,当然是看看能不能有机会跑到军舰上去,不过这方面着舰限制和困难蛮大,很多都不是歼-20的原因。当然,个人觉得,也许再搞个隐身战斗机,譬如增加款歼-31也许还不错。
一、从歼20本身配置来说可能有以下几点:①隐形性。隐形涂料可能往吸波、降低红外特征等隐形性能更好、维护更省心、经济耐用、耐侯性更好等方面进一步升级;另机身的细节隐形处理,发动机红外隐形设计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②发动机。这是中国落后的方面,争取快赶紧赶上一流强国水平,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及自成体系早日成为世界一流。③飞控系统也会进一步升级到更强大。④其它子系统的升级 二、 歼20的发展类型。可能要像F22一样发展出ABC等型号,我就不多说了。但愿我国的舰载型,垂直起降型早日出来 。 三、强烈希望配套的近中远程空空、空地导弹隐身版早日出来。 顶你中国!
自2011年首飞到今天的8年间,歼-20完成了从验证机到装备的华丽嬗变,已初步形成了战斗力,战巡南海,威龙在天,正在捍卫着祖国蔚蓝的天空。中国的五代机成了!魂舞大漠与大家一道见证了它的成长和精彩,感到了无比幸福和骄傲。歼-20列装成军,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我们的空军正式跨入隐身空军行列,经过训练,编好了训练大纲和教材,成飞架设好了脉动生产线,可以批量生产了。喜讯一道道,那么歼-20的第二步又会迈向何处?都在关注,它将会进行哪些技术改进,将带给我们怎样更大的惊喜呢?我们知道,现在还不是它的最佳技术状态,或说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设计,尽快成熟起来,至少要在2025年以后。从2019到2025的七年间,是其在技术上进行重大跃升的时间段,其中都包括哪些内容,要干些什么,都想知道,我们不妨试着来探讨一番。
★发动机发动机发动机。重要的事要讲三遍,可能我们太过着急,涡扇-15“峨眉”就要来了,只是发动机,要成熟起来,尚需要一点点时间。2018年珠海亮相歼-10B,咸说涡扇-10B成了,三十年磨一剑,其中艰辛倍尝,这是非常细思极恐的一件事,其实军用大推,也只剩下中美俄。在三代军用大推上面,都没少折腾,也都折腾了三十多年,不过,以后就顺了。美国四代军用大推只用了十多年的光阴,俄罗斯的四代“产品30”也不过刚开始投入装机实验。我们知道,我们的航发要比俄罗斯晚一点,从三代机到五代机,基本都用的俄制发动机,所以咱们比俄国晚一点点,也是正常的,不过已经非常快,着急的网友要问了,有多快,依魂舞大漠的猜测,没准它已经开始装机实验,也正未可知呢,只是我们不说,什么事都要干成了再说,也无怪性急地着急,一遍遍再催,从根上说,发动机是科学实验,得尊重科学,急不得。
★五代机的命门。命门在隐身,隐身技术,不得不承认,美国是行家,搞了几十年,经过U-2、F-117和F-22等,得到三代实机验证,隐身技术不断升级。按他的估测,我们的歼-20低可探可值在0.1平米以下,其F-22在0.01以下,差距还是不小的。有差距当然要正视,我们期待歼-20B好了,换装了涡扇-15以后,再把隐身技术提高一下,所以这七年,我们有的是事情可做。要在我们已经有了,这很关键,可以先练起来,当了紧也可满足使用,成为骨干力量。世上五代机,吵吵有年,也怪热闹,真正投入使用的,F-22、F-35和歼-20,就这三款。三款中,F-22虽隐身优秀,但自身痼疾难除,因是造了180架即关掉生产线。F-35的RCS值在歼-20之下,做为五代机中的低端机来设计,现在还有浑身的毛病,很难药到病除,因此在可见的十年内,大约也只能带病上岗,这给我们的歼-20改进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后来的都是精华。发动机,隐身,材料,航电,飞控,信息融合等等,都有差距,都在七年之内解决,还没有解决掉的都是精华。歼-20得以与美国并列同行,我们够多努力,应该说已经很成功,但作为军事装备发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进步提高没有极限,积量变为质变,一步步努力到现在,在主要技术方面已经得以齐肩并列,实在没有必要做出那自形渐愧的模样。各国发展有先有后,本来是正常之事,好在我们已经非常快,都感到了快,近些年中国航空工业雄机勃发,为我们带来了太多精彩和惊喜,做为新世纪的军迷是幸福的,几乎每天都充满希望,憧憬无限,歼-20即为一例,其横空出世日,被军迷们惊喜地称为银河战舰,它是我们的五代机,从首飞到列装不过6年多,我们说造也就成了,并且是款高端机,其入列后,表现出了极佳的技术稳定性,更是给了我们以更多更好的期待。歼-20,加油!
2011年1月11日,网络上首次曝光了歼-20战斗机试飞照片,一时间“黑丝带”的名头霸占各大媒体的“头条”,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拥有能够媲美世界上最先进水平的先进战斗机。经过8年的不断试飞与改进,201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歼-20战机双机编队挂弹通场,空军副司令员首次证实歼-20初步形成战斗力。至此,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装备双发重型四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意义非常!
编号2001的歼-20战斗机!
霸占各大媒体头版头条的歼-20战斗机
歼-20战斗机目前已经小批量装备部队,而位于成都的“脉动生产线”也已经准备就绪,大批量生产如箭在弦。虽然形势大好,但是对于我们经常“脑洞大开”的军工科技人员来说,对歼-20战斗机继续进行改进肯定“难逃魔爪”。“威呐”认为歼-20后续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割裂迷彩涂装的歼-20战斗机,帅的一塌糊涂
1)矢量发动机:自主研发的矢量发动机技术已经在歼-10B上进行了应用验证,而珠海航展上歼-20总设计师杨伟院士“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回答也证实歼-20后续肯定会采用矢量发动机技术。具成歼-20目前采用的仍是俄罗斯AL-31F改进型发动机,而与之配套的WS-15发动机已经取得了突破,当前应该是在进行正式装备前的验证阶段,但毋庸置疑的是歼-20战斗机未来肯定会装备采用矢量喷管的WS-15发动机,整体性能更上一个台阶!
歼-10B装备的国产WS-10B矢量发动机
据称是WS-15发动机在歼-20上测试图(未装备矢量喷管)
2)机载武器系统:歼-20战斗机拥有3个内置武器弹仓,在珠海航展上歼-20展示了“4中2近”共6枚空空导弹的挂载能力,这一挂弹能力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与其他四代机相比还略有差距,后续可能要对歼-20机腹弹仓进行优化,结合弹体小型化等,使之能够达到“6中2近”的“主流”挂弹能力。而对于网络上一直诟病的歼-20未装备机炮的问题,“威呐”认为言之过早了,歼-20可能本身就有机炮,只是一直没有相关报道罢了。
歼-20目前采用的是“4中2近”的挂单方式
未来机腹弹仓挂载6枚中程空空导弹效果图
3)雷达和电子系统:随着四代隐身战斗机装备范围的不断扩展,我国周边国家未来也将会装备包括F-35在内的具有隐身能力的先进战斗机。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空中挑战,“威呐”认为歼-20战斗机未来将会装备具有反隐身能力的机载雷达,而在反隐身雷达领域,我国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一旦技术成熟、结构足够优化,应用到歼-20等主战武器装备上也是迟早的事情。
雷达隐身能力是未来先进战斗机的必备技能
反隐身雷达技术日趋成熟
虽然歼-20战斗机的整体设计已经基本定型,但是具备细节和“内容”的改进肯定会随着我国军用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化”。我们的歼-20才刚形成战斗力,而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竞争却早已开始,一些新概念、新技术也可能会在歼-20上进行试验性的应用,为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提供基础,因此,歼-20的改进会一直持续下去(参考歼-10/59坦克)。
下一代战斗机研发早已悄然开启!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讨论交流。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得恭喜歼-20,生日快乐!至于未来怎么改进,还真值得考虑下。
(尽管这天不是歼-20真正的生日...不过,这是属于全体关心国防朋友们的节日,还是需要纪念下。)
目前来说,歼-20还只是出于A状态,发动机出力不完全的情况下,谈论如何继续改进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尤其是目前歼-20所担负的任务还是试训和全系统对抗探索工作,还没有真正像美军的F-22和F-35那样投入到一线实战中,所以过多的细节考虑可能还是多余的。
几个大方向,第一肯定是大家挂念的发动机,无论是作为B状态的涡扇-10B还是进一步提升的涡扇-15,不装机不试飞,不飞个几年是无法认可这是一款成熟的发动机的。其次就是在发动机足够情况下,歼-20可以试验更多新型的航空电子设备,甚至可以考虑加装低功率激光炮用于反导作战,或者更大口径传感器系统,进一步提升中远距离的探测能力。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歼-20的内部弹舱或许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除了挂载现有弹药以外,新型隐身和超长航程弹药都需要在歼-20上进行测试。
剩下就是专有大型号改进了。歼-20双座型,之前我认为出现概率会极高,但是最近经过对航电系统和机载AI技术的学习,发现已经有不少方法可以起到第二飞行员的作用,既然人是死重,尽可能减少飞行人员数量也有助于提升战斗机的作战品质。
另一个,舰载歼-20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释,不会有了。目前成飞还有沈飞都在围绕下一代舰载机展开各自的规划,不过目标基本确认是一款中型第四代战斗机,会应用歼-20的技术,但是一定不会是一架歼-20直接上舰。所以,歼-20的舰载型也不太可能出现。
还有一种歼-20可能会出现,无人母机型歼-20,投掷大量小型无人机进行蜂群作战。这或许是提升歼-20战斗力更有效的方式。
我是“头条号:无名高地”,长期关注军事装备及相关领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给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距歼20首飞已过去10年,我国的新一代战斗机是否又要首飞了?
2011年,歼-20首飞成功,我国进入了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时代。
对于下一代飞机,有关专家接受采访时是这样预测的,目前我们的战斗机可以飞2.5马赫,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出飞行速度5-10马赫之间在大气层飞行的战斗机,就是可以实现一两个小时实现全球到达能力!实现高超音速飞行能力,这也仅仅只是我国未来战斗机的一项重要指标。未来的我军下一代战斗机有可能还要实现全波段隐身能力,搭载激光武器拦截导弹的能力,实现非接触式打击脱离能力,并有可能实现战斗机无人化!
近日央视军事披露我国的“JF-22”风洞实验室将于2022年建成,它可以测试高度在30到100公里,速度可达30倍音速的模拟飞行条件!我军的武器装备始终秉承着:装备一套,研发一套,预研一套!歼-20战斗机肯定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目前各国已经着手研发属于自己的六代机,我国的相关科研人员肯定也不会闲着的!应该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己经没有能力跟随第六代飞机的研制,上面的所谓六代机概念机,充其量只是五代半,将远远落后我国新型战斗机的规划,美国军事能力的衰弱将随着我们六代机推出而成为二流国家。
1980年已经首飞成功第七代空间战斗鸡,有重返大气层功能,智能化,配有激光射线,能在外太空飞行,垂直起飞和降落功能不需要滑行,具备变形能力,成为智能机器人,也可以变为飞行载具,名字叫红蜘蛛或者威震天。
歼20战机肯定不是我们中国终极战机,至于新一代战斗机是否又要首飞,肯定取决于我们下一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战略的定位,以及发展方向论证,方案等一系列工作的进展。预研这一阶段肯定早已经实施了,至于下一代战斗机中国研致方向,方案以及论证结果属于国家机密!广大网友,只能静待佳音!至于首飞时间,根据时间段,加上外部局势,以及歼20服役时间,应该不会超过8年!至于下一代战机的标准以及以什么样的概念出现,还没有一个标准!是升级一个挡次,还是做到碾压?但有几点是肯定的,超音速飞行要比现在快,隐身能力更强!武器更先进!如果科技再进一步大升级,未来也许是空天航母或者空间堡垒的时代,战斗机只能用来清扫战场!因为激光武器的成熟运用,所有的飞机,导弹再也没有机会!我们的空天航母或空天堡垒的使命也不再只是保卫中国,而是地球村!人类的一切飞行器全在监控序列,对于不友好的飞行,即可做到发现即摧毁,人类核武将不再唯一!甚至退出历史舞台!
新一代战机估计很快要出现了!
2011年,歼-20首飞成功,我国进入了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时代,当时距今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按照“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军工发展思路,和我国战斗机技术的发展规律来看,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的预研和论证肯定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恐怕新一代战斗机的亮相不用等待很久了,在笔者看来,未来3-5年内,我国新一代战斗机就会以实机的方式亮相。
图为第六代战斗机设想图。
从我国军工体系来看,负责研发的单位、院校、部门,同负责制造的企业,并不是一个部门,而部门只要存在就会一直运转、不断工作下去。试想一下,当年负责对歼-20进行技术研发、技战术指标论证的单位、学校、研究所等机构,在歼-20已经开始服役的今天,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呢?自然而然就是转入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毕竟他们也不可能无所事事的渡过一年又一年,在歼-20于2018年服役之后,新一代战斗机的预研就必然已经启动了。
甚至,新一代战斗机开始预研的时间节点还可以前提到2015年,因为当时歼-20的试飞已经进入高级阶段,从验证机进入了原型机阶段,而且也出现了多架全状态歼-20原型机。从那时开始,战斗机科研系统的主要精力就已经可以转向下一代战斗机了。
而从战斗机技术的发展角度来看,歼-20战斗机已经开始出现改进型,这预示着歼-20已经不能用“新型战斗机”这个称谓了,双座型歼-20S的出现,宣告了歼-20发展从初期阶段已经进入了中期阶段,中期改进型是战斗机发展中一个重要标志,意味着他的技术不但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基于其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需要加强的能力,已经可以对其进行较大的设计修改了。比如F-16从F-16A发展到F-16B,歼-10从歼-10A发展到歼-10B等,都代表了这个机型已经进入了潜力挖掘阶段,面对未来战争,完全可以研发新的平台了。
其实,世界各国也都在积极探索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在这个方面,中美两个暂时领先。美国早就已经开始了下一代战斗机NGAD的研制工作,甚至为了NGAD战斗机能顺利研制成功,而削减了F-35战斗机订单,无限期暂停了F-35战斗机的全速生产,把资金和人力集中到NGAD项目上。甚至,美国空军还表示,美国的下一代战斗机可能会是一系列的不同类型战机,而不会仅仅限于一个型号。
对于我国而言,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可能会比第五代战斗机更为困难。毕竟,在第四代战斗机时代,美俄两国的F-16、F-15、苏-27、米格-29都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借鉴,为我国的歼-10A、歼-11B、歼-16等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发提供了思路,起码我们的研发技术方向是明确的。在第五代战斗机时代,美国率先研发成功F-22A战斗机,也为全世界提供了样板,4S的标准成为所有五代机追求的目标。
如果说第四代战斗机时代,我国研发歼-10、歼-11战斗机,是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跟跑阶段;那么第五代战斗机时代,我国研发歼-20就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平齐,属于并跑阶段;而在下一代战斗机研发上,我国要面临的是领跑的问题。在没有样板、没有参考,甚至没有技术标准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我国要研发出成熟可靠、路线正确、经典实用的新一代战斗机,难度相对而言要大的多。
要率先研发新一代战斗机,首先需要对未来空战有一个发展方向上的理解。比如,美苏在研发第四代战斗机时,强调能量空战和中空格斗能力,战斗机强调机动性能,使用涡扇发动机,这都是为了压制第二代、第三代战斗机所强调的高空高速性能;而到美国研发第五代战斗机时,ATF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就明确提出,新一代战斗机要具备强大的隐身能力,让第四代战斗机难以发现,同时第五代战斗机自身又要具备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远程发现第四代战斗机,最后利用率先发现、率先攻击来取得优势。
可以说,第四代战斗机和第五代战斗机的出现,都精准的把控到了世界空战形态发展的脉络,最终实现了第四代战斗机压制第三代战斗机,而第五代战斗机彻底压制第四代战斗机的目标。因此,要研发下一代战斗机,首先需要对当前空战的形态和发展有一个理解,在没有大国间战争,也没有五代机对决案例的前提下,第六代战斗机的发展很可能是想象力、论证力大于实战经验的。
正是因为技术方向的不确定性,美国才确定了发展多个六代机型号的思路,想要发展出不同特征、不同性能的六代机,最终确保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符合未来战机发展潮流,成为可以继续改进发展的“种子型号”。美国财力充沛,可以大量试错,我们就不同了,我国科研和经费保障力度尚且不如美国,我们需要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一种、最多两种型号的发展上,然后再择其优试飞服役。
但是,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力量集中,研发速度更快、进度更加高效。因此,我国的六代机很有可能和美国六代机同时、甚至更早出现,这个时间节点应该就在歼-20S这种五代机中期改进型服役之后的一两年内,因此笔者估计,到2024-2026年,我国第六代战斗机就有可能出现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歼-20首飞珍贵画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歼-20首飞珍贵画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