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用上地面空间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中国用上地面空间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空间站地面到太空有多高?
我国空间站距地面近地点319.6km,远地点346.9km。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中国空间站地面到太空有400公里高度。
空间站既不能距离地面太近(下限是100公里),又不能距离地面太远(上限是1500公里)。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综合考量发射成本、运营维护成本、科学实验需求、航天员身体健康和空间站设备的安全等各种因素,科学家们把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定格在了距离地面400公里。国际空间站是这么做的,中国空间站也是这么做的。
即便是定在400公里的高度,空间站也会存在轨道衰减问题,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自觉”地降速,从而使自己缓缓下降。所以为了克服轨道衰减问题,保持住400公里的在轨高度,空间站必须依靠自身的动力源源不断地为自己增速。
中国空间站一共配备了4台大推力霍尔电推进发动机为自己增速,确保轨道高度。
中国空间站与地面位置固定吗?
空间站在太空不是固定的一个位置。
空间站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中将各模块组装而成。
空间站的特点之一是经济性。例如,所有的空间站都不具有返回地面的功能而是在太空接纳航天员进行实验,可以使载人飞船成为只运送航天员的工具,从而简化了空间站的结构,既能降低其工程设计难度,又可减少航天费用。另外,空间站在运行时可载人,也可不载人,只要航天员启动并调试后它可照常进行工作,定时检查,到时就能取得成果。
中国空间站地面指挥中心叫什么?
吕梁指挥所,是承担天宫一号等我国航天太空空间站,部分飞行测量和轨道探测任务的指挥机构,对外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雷达测量站”,在发射中指挥调度山西阳曲、山西离石和陕西榆林、陕西韩城等四个雷达测量站点。构成“一主三副”测量系统,接力完成测量任务。
夜晚在地面上用肉眼有没有可能看到空间站等大型的人造天体?
在晴朗的天空中,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夜空中移动的像星星大小的人造卫星,运气好的话,一个小时可以看到五六颗,我常在夏夜里躺在草地上以寻找人造卫星为乐,如果我们知道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和时间,我们应该看到它的身影,空间站比人造卫星要大一点。
肯定行,只要天气好,气质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夏天,我们常常睡在操场上,仰望星空,不仅能看到流星,也常常看到人造卫星,每晚都能看到几颗。包括我们中国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空间站个头更大,天气好的夜晚,只要它经过我们的头顶,就能看得到。
清空的夜晚,在地面上用肉眼看到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过境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有三个主要因素能够让人类用肉眼捕捉到卫星和空间站。
首先,卫星、空间站要具有反光的能力。这个条件大多数在轨运行的航天器都具备。能够反光的除了航天器本身之外,还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天线板等设备。夜晚太阳下落之后,航天器能够直接反射太阳光或者反射月球的亮光,地面上看到就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样发亮,亮度等级能够达到肉眼识别的程度(人能够识别6以下的星等)。以国际空间站为例,国际空间站重400吨,109米长,拥有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整列和散热系统,这些设备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反射板的角色,在晴朗的夜空中,星等能够达到-4,这个亮度比天狼星还要亮的多。
其次,是轨道高度条件,这个自然好理解,越近越容易看到,越远则越不容易看到。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400km,属于近地轨道,夜间地面上更容易看到;如果是极轨卫星,一般看到的难度就比较大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距离地球3.6万km,以卫星的小身板,是绝对看不到的。
最后,还有一项非常基本的原因是移动,因为只有航天器移动了才能在夜空繁星点点当中分辨出来,不然夜空中所有的亮点都固定不动,肉眼也自然难以分辨。人眼对于移动目标的注意力要多于静止目标的,轨道高度越低,航天器相对移动速率也就会更快,在天空中移动的痕迹也就越明显,用肉眼也就更容易看到。
其实,在晴朗的夜间,用肉眼能看到的航天器还是比较多的,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庞然大物自不必说,很多天文爱好者会根据航天器过境时间去观察。像天宫一号、二号、哈博望远镜以及一些地轨卫星等都能看到。其中,最“亮”的卫星莫过于铱星了,虽然铱星是极轨卫星,轨道高度略高一些,但由于卫星上有三块巨大的铝天线板,能像镜子一样反射光线,在反射角度合适条件下星等最大能达到-9左右,这个亮度与月亮相比逊色不了多少,是目前地面上能够看到最“亮”的航天器了。
中国空间站在离地面多高?
中国空间站建在距地面400千米的近地轨道,轨道高度是上海中心大厦高度的600多倍。如此“高空作业”可不容易,大型空间设施建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是建空间站的必备技能。航天员需要多次进行复杂的出舱活动,并具备强大的维护维修升级能力,利用机械臂协同完成载荷的在轨安装、调试、升级等工作。
中国空间站设计了两类机械臂,人机配合完成空间站建造维修。“一名航天员在舱内操作机械臂,一名航天员在舱外太空行走。
1、空间站的轨道高度:近地点:319.6 km 远地点:346.9 km。
2、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
3、国际空间站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
太空站里能像地面一样走路吗?
航天员在圆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中,所受到的重力全部用来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了,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完全处于漂浮状态。没有了上下的感觉,不能再和在地面上一样,在重力作用下的直立行走。
太空站里不能像地面一样走路。因为在太空站中,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可以自由悬浮空中。人在地面上,人体收到地球引力的影响,跳起来后,很快会落回地面;而在太空站中人是可以任意颠倒悬浮的,没法像在地面上一样走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用上地面空间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用上地面空间站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