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次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印度为什么没有选择制裁俄罗斯?
谢谢邀约!说起印度这国家,尤其是印度领导人莫迪不是省油的灯,不是没脑的主,特别是在中、俄、美大国博弈之中,印度左右逢源,不选边站,受益良多。俄罗斯现时虽被西方国家围堵制裁,乌云密布茏罩着。但俄罗斯是其军备、能源等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更不敢随西方风而逐流制裁得罪俄罗斯,其后果只能损人不利己。所以,印度没有选择制裁俄罗斯是明知之举。
首先,印度是当今世界主要大经济体中能源海外市场依存度最高的一个,没有之一,不论煤、石油、天然气或核能原料都要进口。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能源海外市场依赖,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国内的“绿色能源狂潮”给放大的,美、英等国能源自给基本可以保证(明明不缺还要进口则是另外的考虑),而中、日等国则很注重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但印度因为印巴矛盾的关系,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疙疙瘩瘩,因此油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做得不太好,对俄罗斯、伊朗油气和美国、澳大利亚煤炭都有很强的依赖,此前美国制裁伊朗,印度同样百般拆台,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印度一直试图建设维持一直庞大军队,但军工科技和生产能力都不能满足需要,尽管东西方国家都愿意卖军火给印度,但欧洲货价格太贵且比较“金贵”,印度引进后自行生产越来越难,美国货总是附加诸多令印度难以接受的条件,而俄罗斯军火虽然质量“注水”严重,但价格还算亲民,且简单皮实,相对而言印度引进生产门槛较低,如果参与对俄制裁,军工合作这一块,印度将无米下炊,这对于同时和中、巴对抗,又喜欢在印度洋周边张牙舞爪的印度而言,实在是太不利了。
此外,印度一直标榜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在它心目中即便美国也该是它印度的小跟班,为此“不结盟”和“独立自主”这两面大旗是无论如何也不舍得轻易抛弃的,所以除非围堵中国这类它自己就想做的事,一般而言美国或其它大国说“咱们朝东”,印度是一定会说要朝西的,任何国际合作机制里只要吸纳了印度的加入,却又要遵循“一致通过原则”,那就基本上啥也不用想干成功了——因为印度是一定要在“一致通过”时举手反对的。
困为印度和俄罗斯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这利益关系远大于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及乌克兰。印度的军火很早以前就在俄罗斯购买了,已经有几十年的交往。在能源方面也同样,印度是个能源输入国,俄罗斯是个能源输出国。所以利益关系十分明显。现在国家之间就是讲利益。
第一,印度是世界上人囗最多的国家。它的人囗总量超过我国,居世界第一。军工与能源科技等领域比较落后。大量的武器装备石油天然气等诸多能源需要依赖俄罗斯。第二,印度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与俄罗斯和我国形成一个金三角。能够稳定亚太欧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所以这次的俄乌冲突印度做出了正确选择。
印度武器百分之六七十是俄罗斯提供的,如果盲目跟风制裁俄,一旦断供,阿三的俄制武器就是一堆废铁,想想都害怕,后背发凉。再说印俄是传统友谊,阿三的大国情结又很浓,不可能被左右、因一时一事改变的!
为何在戒严令到期之际,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实施新制裁,是惩罚,还是提出警告?
俄罗斯有没有干涉美国选举不得而知,但干涉乌克兰总统选举却是毫不掩饰的,其目的就是打压极其反俄、抗俄的波罗申科,使其在明年3月31日的总统选举中落选,实现乌克兰的政权更迭,并寄希望于新当选的总统相对中立,不那么亲西方,至少不那么反俄,愿意缓和俄乌的紧张关系,甚至是实现俄乌关系正常化。但在仇俄、反俄、抗俄早已经成为乌克兰主流民意的当下,俄罗斯的这一手牌很有可能打烂了,起到了事与愿违的反效果。
在与乌克兰长达近5年的冲突中,俄罗斯利用强大的国力与军力,占尽了乌克兰的便宜,不仅占领了克里米亚,实际控制了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还蚕食控制了亚速海的乌克兰领海,封锁了乌克兰东部别尔江斯克、马里乌波尔两大港口,切断了乌克兰的进出口贸易,重创了乌克兰的经济,把乌克兰压制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副作用也很明显,对俄罗斯的危害同样巨大——乌克兰问题成了欧美套在俄罗斯脖子上的绞索。相比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对于更重要,更迫切,危害也更大。俄罗斯迫切需要尽快解除套在脖子上的乌克兰绞索。
在波罗申科实施的危险30天的戒严令(战时状态)即将结束前夕,即12月25日,俄罗斯以“保护俄罗斯国家、公司和俄罗斯公民的利益”为由,梅德韦杰夫总理签署了行政命令,对乌克兰实施新一轮的制裁,增加了对乌克兰200多个法人与个人的制裁,制裁对象包括: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瓦西里·布尔巴、乌克兰内务部第一副部长谢尔盖·亚罗沃伊,敖德萨市长根纳季·特鲁哈诺夫、最高拉达党团领袖瓦迪姆·诺温斯基、反对党联合主席鲍里斯·科列斯尼科夫、我们的乌克兰党主席叶甫根尼·穆拉耶夫等等。俄罗斯的制裁名单里绝对大部分都是极端仇俄、反俄、抗俄的乌克兰政商显赫人物,其中不少人是波罗申科总统的盟友、伙伴。
俄罗斯扩大对乌克兰的制裁的真实目的是强力打压波罗申科及其党羽、盟友,破坏波罗申科的支持度,使其在明年的总统大选中失利,无缘连任,达成乌克兰实施政权更迭的目的。俄罗斯通过干涉乌克兰的总统大选,清除俄罗斯的敌人波罗申科,这一招很毒辣,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效果不仅不能让俄罗斯人满意,反而事与愿违。俄乌刻赤海峡之后,波罗申科的支持率上升了四成,现为11.6%,排名第三,仅次于季莫申科(支持率为21.2%)、演员、综艺节目主持人泽连斯基(支持率为14.6%);在今年12月23日举行的乌克兰全国13个州(实施战时状态的10个州除外)的78个联合社区选举,波罗申科总统领导的党派波罗申科联盟获得了22.7%的得票率,排名第二,比第三名高出14.4%,仅次于季莫申科的祖国党。俄罗斯对波罗申科的打压看来起到了反效果,不仅拉抬了波罗申科的支持率,而且激化了乌克兰仇俄、反俄、抗俄的主流民意。
从近期的乌克兰基层选举,以及长期的民调结果来分析,波罗申科如果参加总统竞选,很有可能在第一轮就输掉,就算以最乐观的态势来看,他进入了第二轮的总统竞选,基本上会输给老对手季莫申科——俄罗斯期待季莫申科当选总统,俄罗斯寄希望于立场比较中立的季莫申科来缓和、改善俄乌关系。但是,要是波罗申科知道自己连任无望,若是与支持率排名第二的泽连斯基结盟,联手击败季莫申科的可能也不小,那么,俄罗斯的希望就破灭了,因为乌克兰政权更迭后,换上来的总统也是一个极度仇俄、反俄、抗俄的人,未来五年俄乌关系的症状与冲突依旧,俄罗斯脖子上的乌克兰问题的绞索依然是俄罗斯最大的伤害与威胁。
感谢信任与邀请。
11月25日,俄乌两国舰艇在亚速海发生摩擦事件,赤海峡这一事件完全可以说是俄罗斯对乌克兰于2018年3月扣押俄罗斯渔船的报复行动。而更是早在11月1日,俄罗斯宣布对322名自然人和68家公司进行制裁,其中就包括波罗申科的儿子和季莫申科。
在军舰被俄罗斯扣押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马上强签发总统令,乌克兰境内的十个州自11月26日早上9点进入为期30天的“战争状态”,至12月26日14点结束。 并对乌克兰三军下令如俄罗斯入侵可不经请示即可开火。并要求俄罗斯方面放人放船、并做出相应赔偿。
(波罗申科在乌克兰部队视察)
对乌克兰的这种战备状态,俄罗斯又哪里会当回事。12月25日,在乌克兰戒严令即将到期的前一天,俄罗斯再次宣布增加了245名自然人和7家公司进入制裁名单,包括多名乌克兰议员和政府高官,以及乌克兰国防和能源公司、乌克兰进出口银行等大型企业。
俄罗斯的目的很明确,乌克兰只要不放弃亲美集团、敌视俄罗斯的立场,那么俄罗斯就不会放弃针对乌克兰的打压。也是用行动来告知不仅是乌克兰国内的反俄政客和寡头公司会受到打击,更是要让普通的乌克兰民众感觉到痛。民族主义的狂热可以被煽动起来,但高烧退去后波罗申科这样的政客可以躲在温暖的别墅里,可普通的民众只能挨冻。
(季莫申科)
就是为了给乌克兰的选民施加压力,并迫使他们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3月31日总统选举中作出选择:是选择波罗申科继续和俄罗斯对抗,还是选择季莫申科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5日电,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25日表示,俄方扩大了对乌克兰个人和法人的制裁名单。
此一制裁是继今年11月初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322名个人和68个法人实施特别经济措施,冻结其在俄财产和账户之后的又一加码。根据俄罗斯政府网站25日公布的政府令,制裁名单上又增加了200多个乌克兰个人和法人。而且行政令自公布当天起生效。
俄罗斯为何选择此时此刻对乌克兰施加新的制裁呢?是警告还是惩罚?抑或还有其他的目的?
其实,仔细分析最近俄乌关系和局势走向我们不难看出,乌克兰在亲美远俄的路上已经越走越远,而且已经充当了美国为首的西方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急先锋,这严重影响到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发展。
回顾俄乌关系,两国人民有着同宗同族的血缘关系,在苏联时期更是一家亲。赫鲁晓夫喝高兴了甚至胖手一挥就把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克里米亚半岛划给了乌克兰。但是苏联解体以后,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干涉之下,俄乌关系开始慢慢变得不稳定起来,政府总统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对外政策尤其亲俄还是亲美的选择上“东倒西歪”摇摆不定。
尤其随着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的倒台,乌克兰新政府开始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路线,这引发了俄乌关系的彻底破裂,两国也由紧张走向对立。乌克兰政府甚至通过了一系列带有明显反俄性质的决定,如取消俄语第二官方语言地位、禁止俄人权官员入境等等。这一切都是俄罗斯所不能容忍的,在莫斯科方面支持下,顿涅斯克等乌克兰东部地区纷纷闹起了独立,克里米亚也被俄罗斯强行夺走……
最近发生在刻赤海峡的事件也不是偶然的,其背后的动机是明年即将到来的乌克兰大选,乌克兰内部各方政治势力角逐已成白热化,都展开了谁更反俄的大比拼。近期在乌克兰东部和靠近俄罗斯的黑海海域,乌克兰当局不但加大了军事行动力度,还不惜呼朋引伴把北约的军队也请进来。一时之间,俄乌边界上旌旗猎猎,枪炮齐鸣,各种演习冲突愈演愈烈。
俄罗斯方面对此回应也很强烈,重装部队在俄乌边界集结,S400部署进了克里米亚、黑海海面空中舰机对峙……普京也不断放出狠话威胁乌克兰和西方。
而俄罗斯这一轮新的制裁措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它既是警告乌克兰不要在反俄亲西方的路上越走越远,也是对乌克兰各派政治势力的一个警告,更是着眼于对明年三月即将开始的乌克兰大选施加压力和影响。即便亲俄势力上不了台,也要让未来乌克兰当局在对俄政策方面有所收敛。
只有乌克兰一天不放弃亲近西方,俄罗斯就一直教训乌克兰,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作为曾经的小弟乌克兰不应该捅俄罗斯的背后刀。前段时间两国因为刻赤海峡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乌克兰宣布战争状态。而今乌克兰宣布结束战争状态,俄罗斯紧接着对其实施经济制裁措施,这体现了俄罗斯教训乌克兰的决心,不要以为挑衅完就没事了,某些问题上俄罗斯睚眦必报。俄罗斯的行为既是报复也是惩罚而且还没完没了!美国对俄罗斯经济制裁,俄罗斯没有多少反制措施,这次对美国代言人实施经济制裁,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俄罗斯和乌克兰军事对峙过后,又是经济对峙,下一步重点不是武斗而是文斗。
俄罗斯此举就是为了进一步释放一个信号:只要波罗申科在台,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就不可能改善,只会螺旋式的继续下降到一个新的低点。普京通过军事打压和经济制裁就是为了给乌克兰的选民施加压力并迫使他们作出选择:是选择波罗申科继续和俄罗斯对抗,还是选择季莫申科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选择的这个时机,就是为了不想给波罗申科延长紧急状态的借口。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这两次经济制裁只是一个手段,目的就是干涉乌克兰大选。11月1日,俄罗斯宣布对322名自然人和68家公司进行制裁,其中就包括波罗申科的儿子和季莫申科。12月25日,俄罗斯再次宣布增加了245名自然人和7家公司进入制裁名单,包括多名乌克兰议员和政府高官,以及乌克兰国防和能源公司、乌克兰进出口银行等大型企业。目的不仅是打击乌克兰国内的反俄政客和寡头公司,更是要让普通的乌克兰民众感觉到痛。民族主义的狂热可以被煽动起来,但高烧退去后波罗申科这样的政客可以躲在温暖的别墅里,可普通的民众只能挨冻。
在乌克兰大选前,俄罗斯施加了巨大的军事和经济压力,但能否压服乌克兰还是个未知数。俄罗斯希望波罗申科下台,相对中立的季莫申科上台,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但是俄罗斯的压力能起多大作用还是个未知数:被制裁的乌克兰政客可以接着“反俄”的标签去迎合民粹主义,被制裁的乌克兰寡头现在俄罗斯还有多少经济利益也不好说,如果波罗申科把乌克兰糟糕的经济状况甩锅给俄罗斯只会让反俄情绪更加高涨,如果美国和欧盟在大选前给乌克兰需要的经济援助又可能抵消俄罗斯经济制裁的效果。搞得不好,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还会给乌克兰的反俄势力送上神助攻。
普京和拉夫罗夫现在把宝压在了季莫申科能够当选乌克兰总统的基础上,这样两国关系在一个比较低的起点上很容易提高。按照此前俄罗斯外交部的说法,如果乌克兰取消对俄罗斯公民和法人实施的限制性措施,俄方可能会取消反制裁。俄罗斯的算盘是把“取消对乌克兰的经济制裁”作为送给季莫申科的见面礼,可万一季莫申科和波罗申科都落选又来了一个更加反俄的政客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