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因拒绝上贡,联合国投票被乌克兰黑,以色列为何不制裁俄罗斯?
因为以色列崇尚独立自主,坚韧不拔,从不人云亦云。
在国际社会中,以色列是个性鲜明棱角突出的存在,尽管在许多方面受到美国影响,但是它总能于纷繁中坚持自己的简单和直白。
当年犹太人来中国,亲自感受了东方给予的生命之温暖,长期以来了感念中国的好,才有了各方面的真诚合作,包括敏感的军事技术,,(例如预警机)。美国始终给予压力也没能阻止中以深化合作的步伐。
以色列与俄罗斯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且在中东问题上需要合作,它不会无端给自己树敌。俄罗斯虽然深度介入中东,也从未与以色列翻脸,双方沟通顺畅,以色列也没有理由将伙伴变成危险的敌人。
至于美国,政客们需要财团支持,而财富多掌握在犹太财阀手中,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关键时刻,美国政府说的话,在以色列那里照样不好使。搞不好,以色列还反过来教训一通,美国也是不敢轻易得罪它,尤其现在,在中东地区,也只有以色列才能帮美国实现所谓的战略意图,但一定要符合以色列的自身利益才行。
所以,以色列没必要制裁俄罗斯,美西方也拿它没办法,乌克兰与以色列相比,就是长工去招惹管家,没好果子吃,下场好不了。
以色列没有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也有其内在原因,因为以色列是犹太民族,美国富豪大都是犹太民施人,二战后邦助犹太人复国,以色列成了美国的小弟,有强大的美国和俄罗斯作对,以色列没必要凑這个热闹。
另一个原因是:在以色列建国之初,当时俄罗斯境内放出犹太人加入以色列,也算对以色列一种邦助,以色列也不好意思明确占队制裁俄罗斯。
还肖以色列经济,贸易方面很尖和俄罗斯来往,一个小国虽然武力强盛,毕竟不可与大国为敌。
以上是三个人原因,证实了以色列没必要去主动制裁俄罗斯。
以色列不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不制俄罗斯,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美国控制着西方世界,犹太国际财团控制着美国。以色列是在犹太国际财团的支持下,在美国的协助下成立的。
色列与美国是一伙的,既然美国支持了乌克兰,以色列也就没必要去凑这个热闹了。毕竟,俄罗斯也关乎犹太国际财团的利益。犹太人与俄罗斯的关系还得维持下去,犹太人不能直白地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
如今,俄罗斯与西方僵持不下,如果以色列再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那就意味俄罗斯与犹太国际财团的关系,彻底破裂了。以色列维持中立,就是犹太财团对俄罗斯的态度,双方关系还得处下去!
2,以色列听命于美国精英决策层,但是以色列并不听命台面上的欧美国家政府。这一点,从以色列总理对待欧美国家元首的态度,就可以品出来!
以色列没有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是因为美国精英决策层没有指示以色列,去对抗俄罗斯。这也意味着,美国精英决策层,目前还没有将俄罗斯视为誓不两立的敌人!
3,以色列与叙利亚相邻。叙利亚驻扎着大量的俄军与伊朗武装力量。如果以色列彻底触怒俄罗斯,以色列即便不会亡国,也会吃不了兜着走。以色列绝对会面临建国以来最惨重的损失!
以色列人不傻,以色列人不会为了表示对乌克兰的支持,而给自己招来巨大的麻烦!
俄罗斯攻打乌克兰后被西方制裁,经济会倒退吗?会倒退几年?
俄罗斯经济一定会受到影响,但绝对没有媒体上喧染的那么恐怖,什么“金融核弹”之说,纯属唬人的鬼话,拜登嘴里所说的“史上最严历”制裁,除了忽悠欧盟北约的小跟班上当受骗自残,恐吓其它墙头草国家选边站队之外,其实质效果不过如此,不信就走着瞧。俄外交部发言人批美英此举是外交“无能”,本人再补充一句,“还相当无耻”。
首先,俄乌战争是美欧群体怂恿泽连斯基政府造成的结果,战争爆发了也是两国之间的事,就算要调停阻止战争,也得以联合国为主导出面干涉才对,否则,还要联合国干什么?每年数亿美元的会费岂不是白花了?然而,美英欧盟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即刻采取了小圈子的“报复”行动,及时的完全就是早有预谋。制裁五常之一国家的总统,外交部长,国防部长,这是二战后首次出现的外交奇闻,比鲍威尔“洗衣粉”丑闻还要荒唐可耻,这是国际外交及国际交往的严重倒退,世界之大不幸之举,今天能对俄罗斯这样做,明天就会对其他国家这样干,无耻之极。
再来细品一下制裁的细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同时发出对俄罗斯“全面”的制裁令,却统一的声明“石油天然气”例外,踢俄出局SWIFT系统,却只制裁俄几家主要银行,禁止俄使用美元,英磅,欧元,日元,却还要和俄保持能源交易,不觉得这种制裁令荒谬可笑吗?美欧对俄的制裁,是对世界各国挖了个大坑,表面上是俄罗斯受气,实质上是所有国家都会暗里流血,不要低估了华尔街财阀的阴歹,吃人不吐骨是他们的本性,刨坑害人抢劫的强盗德性,永远都不可能悔改,武掠怕丢了性命,暗夺就是他们唯一的“上策”,世界须谨慎,掉进去悔之晚矣。
可以这么说吧,俄罗斯被西方长期制裁之下,经济上的确遭受到一定的打击。由于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充沛,完全有办法冲淡所造成的困扰。俄罗斯被制裁所带来的困难,如果与国家战略安全相比,轻重一目了然。
俄罗斯人拥有强国荣誉感,比一般国家的人来得强烈,普京总统强人风格深得人民拥戴。2015年普京完成克里米亚收复之后,更是受到广大人民的欢呼,西方的制裁跟荣誉感比不算什么,再说俄罗斯并非孤家寡人,还有许多国家不支持西方的制裁。
俄罗斯对西方的制裁可以规避,通过广开门路资输出得到缓解。但是西方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让俄罗斯感到惊慌失措,这是要俄罗斯的命根子啊。西方的战略包围迫使俄罗斯反击,俄罗斯只能选择以攻为守的战术,对乌克兰采取惩罚性打击,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损害俄罗斯战略安全利益,这也是出于百般无奈所为啊。
为了俄罗斯国家战略安全,即使经济倒退几年也在所不惜。
现在看来,如果经济会有一些停顿,不会受太大的影响,因为只要乌克兰建立了新政府,不加入北约,不跟美国及西方一条心,,是亲俄罗斯的政府,俄罗斯就不会在俄乌边境上投资多少军费,要结约多少钱,而且军事和家门口就不会受到美国及北约威胁。经济就会好起来,在说我国会跟俄罗斯长期进行经济合作,来带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所以说l罗斯的经济不会退倒而要增长。
如何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对乌克兰进行经济制裁?
2014年年初亚努科维奇被推翻、克里米亚公投回归俄罗斯怀抱,彻底斩断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兄弟之情”;波罗申科亲美新政权急于加入北约、欧盟,积极配合西方反俄制裁的不友好政策,让两个系出同源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进一步拉大距离。普京签署命令制裁乌克兰,某种程度上说是忍无可忍的无奈之举,也是对美国继续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的回击。
1. 普京10月22日签署《关于采取特别经济措施回应乌克兰针对俄罗斯公民及法人不友好行为的命令》,命令即时生效。
根据普京的指示,俄政府将拟定受制裁的乌克兰机构和人员名单,确定针对他们的具体限制措施以及权限范围内可以采取的其他必要措施。
克里姆林宫强调,总统令只有在基辅方面取消针对俄罗斯公民及法人限制措施的情况下才会被撤消。
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此前在评论俄可能对乌采取回应措施问题时强调,莫斯科将遵循“对等”和“从民族利益出发”的原则。
2. 今年9月底,乌克兰宣布对包括俄罗斯铁路物流公司在内的一系列俄罗斯公司实施制裁,原因是这些公司与宣布从乌克兰独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运输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此外,乌克兰临时被占领土问题部还建议对那些与在克里米亚生产和销售化工产品有关的企业实施限制。
此前,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已经扩大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范围,使其与美国财政部今年4月6日对俄实施的制裁措施同步。在扩大的制裁名单中,共有1228个自然人和468个法人。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康斯坦丁·叶利谢耶夫还呼吁欧盟和北约针对俄罗斯在亚速海的行动采取附加制裁措施。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认为,俄罗斯“似乎有意侵占这一海域”。
“我们希望欧盟停止与俄罗斯的任何科技与军事合作,以使其无法完成对军舰的升级和改进。”叶利谢耶夫如是说。
3.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代表德米特里·别利克指出,普京签署命令对乌克兰采取特别经济措施是对基辅富有挑衅性的反俄政策的“被迫回应”。
“我想特别强调,总统令打击的是那些与基辅现政权同流的乌克兰企业,而非普通乌克兰公民。乌克兰人大多数支持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的睦邻关系。”别利克解释说。
按照他的话说,俄罗斯方面的回应措施“将精准执行,以避免普通民众受到伤害”。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防委员会成员弗郎茨·克林采维奇指出,普京签署的命令实际上是“告诫”乌克兰当局“不要再玩制裁游戏”,他也因此确信俄针对乌的限制措施不会停留在“形式上”。
“总统责令政府制定的特别经济措施将令那些被列入制裁名单的自然人和法人面临严重问题。” 克林采维奇说。
4. 国家杜马独联体事务、欧亚一体化及与同胞联络委员会副主席维克托·沃多拉茨基认为,俄罗斯政府一直对波罗申科当局停止其不当行为抱有希望。
“针对那些仍在与乌克兰伙伴继续工作的俄罗斯公司的限制措施,这些公司面临的在乌帐户被冻结、资产被没收的风险,‘北风’号渔船及船员被扣留……这一切导致普京总统签署了相应的命令。其主要目的是阻止乌克兰预算得到进一步补充,防止其扩大针对顿涅茨克地区的内战。”沃多拉茨基说。
这位俄罗斯议员相信,由于支持率低迷的现状难以改变,波罗申科出于维持总统地位的考虑,很可能在近期宣布国家进入军事状态。
“从目前局势判断,波罗申科无论如何都不会取消针对俄罗斯的限制,因为‘谋士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他在反俄制裁政策上后退一步。”沃多拉茨基说。
对本国不友好的国家或敌对国家采取经济制裁,在国际上好像是一种通行的手段,也是烈度较低的手段。乌克兰对俄罗斯采取敌视政策,世人皆知,故而普京的做法也是在预料之中。波罗申科最近没少给普京找事,语言的挑逗就不细说,单是杀害顿涅斯克的领导人扎哈尔琴科,还有引狼入室,召集北约在乌克兰军事演习,都是在往俄罗斯的头上扔石头。
按照普京的想法,为了减少给当地民众造成伤害,避免加重乌克兰人民对俄罗斯的敌视,避免增加不必要的仇恨,故而仅仅针对“乌克兰的个人与法人采取特别经济限制措施”,比如冻结账户,减少或者拒绝进出签证、停止商贸往来,精准打击,使之掌控有度。美国最喜欢这种方式,使用的也最多。问题是,自克里米亚投入俄罗斯的怀抱,俄罗斯和乌克兰彻底闹翻之后,还有没有这些反俄罗斯人或者公司,仍然在与俄罗斯打交道,搞贸易往来?故此,普京的命令更多是一种姿态。(图片来自网络)
乌克兰即将大选,现任总统波罗申科能否保住现有的宝座,还很难说,季莫申科雄风犹在,加上波罗申科这几年执政乏善可陈,老百姓并没有感到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别说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国都是普通的存在——不是竞争对手有多优秀,而是现在的执政者是那么的糟糕和无能,民众选不出好滴,就只好轮换着投选票!
乌克兰的冬季今年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季节,乌克兰的领导者波罗申科为了向美国表决心,献殷勤,答应使用美国的石油天然气,还美其名曰说美国的石油天然气价格便宜,但是比起一个不远万里,一个一墙之隔的距离,最终的结果只有终端消费者知道。能够平安使用到天然气,让普通民众不在饥寒交迫之中瑟瑟发抖就是“烧高香了”!
俄罗斯制裁乌克兰,不是注重实效,而是政治考虑,表现大于实质。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乌克兰和俄罗斯本是同宗同源的斯拉夫兄弟,不仅在苏联解体后分了家,现在更是闹得鸡犬不宁。身大力不亏的老大不仅继承了“法统”(俄罗斯是苏联的主体继承国),而且还在多年后又“收回”了本已分给老二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并支持老二家里闹分裂(顿巴斯地区自2014年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令乌克兰是苦不堪言。从表面上看是老大俄罗斯的霸道造成的,但老二也有一定的责任。原因就是乌克兰太心急,太任性。最主要是不懂得里外有别,被外人(美国和欧盟)“利用”,造成了兄弟“互掐”的悲剧,导致两败俱伤!
自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后,乌克兰便与俄罗斯开始了“互掐”的模式。起初只是小的撕扯,但在2004年尤先科发动的一场“橙色革命”后,这两个兄弟国家的矛盾就公开化了。及至2014年乌克兰的精英们通过街头运动罢免了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时,矛盾便彻底激化了。至此,乌克兰的政界精英们选择了完全倒向西方价值观的道路。俄罗斯也同样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承认了克里米亚的入俄公投,支持乌东顿巴斯等地区的分离运动。而俄罗斯也因此被美国、欧盟等国家制裁,导致了两败俱伤。因此,乌克兰国家内乱不止,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民生福利进一步下滑,已经沦落为原苏联解体后最贫穷的国家。而俄罗斯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西方国家一直没有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导致俄罗斯的经济萎靡不振,如果不是一些友好国家对俄罗斯支援的话,估计俄罗斯会很难维持正常的国家运转。即便如果,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一直停滞不前,再加上出兵叙利亚的军事消耗,俄罗斯的财政状况也是惨不忍睹。现在已经连养老金的支出都难以保证。所以说,兄弟交恶没有赢家!
自2014年波罗申科就任乌克兰总统后,两国的“互撕”愈加激烈。互撕领域从军事到政治,再到经济,可谓是全面开花。军事上,乌克兰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援助和支持下,屡屡摆出要与俄罗斯“一决生死”的态势。而俄罗斯也陈兵俄乌边界,死死的盯着乌克兰的一举一动。政治上更是针锋相对,俄罗斯以支持乌东分离主义势力的方式使乌克兰国内政局不稳;而乌克兰则完全配合美国对俄罗斯进行挤压和打击。在今年3月份发生的俄罗斯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案引起的外交风波中,乌克兰积极响应西方国家的号召,加入到了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等制裁行动中。两国在政治和外交上的互撕等于是彻底不顾兄弟之情,双方都没有给兄弟之间的未来留下一点余地。悲哉,斯拉夫兄弟!
俄乌两国在经济上的互撕更是家常便饭。就在10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又签署了对乌克兰采取特别经济制裁的措施,以回应乌克兰的不友好行为。实际上,自2004年起,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互相拆台就开始了。俄罗斯时常使用天然气这个“武器”敲打乌克兰,而乌克兰也经常以掐断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为手段反击俄罗斯,可谓是互不相让。去年曾发生过俄罗斯直接掐断了乌克兰天然气的事件。当时两国斗气,乌克兰要求俄罗斯增加途经乌克兰通往欧洲的天然气“过路费”,不然的话,乌克兰威胁将掐断输气管道;而俄罗斯更绝,以乌克兰欠费为由,直接中止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使乌克兰人民体会了一把“断气”的滋味,同时也添加了兄弟之间的仇恨。从经济上来说,俄罗斯的情况虽然要好于乌克兰,但自己也是捉襟见肘。现在这种互相制裁的方式也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对彼此都无益处。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现在已经进入了“死胡同”。一方面乌克兰走西方的路线势在必行,已经没了回头路。另一方面俄罗斯认为乌克兰倒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自己构成了安全威胁。所以俄罗斯不可能听任北约通过乌克兰将防线推进到家门口,所以俄罗斯在打压乌克兰的同时,希望乌克兰能有所转变。普京在前几天的谈话中流露出了希望乌克兰政府更迭的意思,无非也是希望乌克兰在2019年大选后的政府能够更务实,能够理解俄罗斯对安全问题的关切。而乌克兰的精英们也确实存在着是战略谋略上的欠缺。哪一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力,乌克兰自然也可以靠近西方。但是,那并不等于一定要跟俄罗斯撕破脸皮。毕竟乌克兰离俄罗斯太近。当然,俄乌关系也并非没有缓和的可能。这主要看乌克兰怎么做?德国是标准西方国家,但德国和俄罗斯不也能保持着经济关系吗?其实,乌克兰完全可以“中庸”一些,不必去做遏制俄罗斯的急先锋。否则,不仅克里米亚永远收不回来,就是乌东能不能守住也是未知数。毕竟俄罗斯的秉性在那里,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摆在那里,乌克兰如果想依靠西方的支持和俄罗斯硬怼的话,吃亏的自然是乌克兰。
在普京表态希望看到乌克兰的政权更迭后,俄罗斯再次出招要对乌克兰的个人和公司进行经济制裁。这显然是为了影响明年的乌克兰大选,直指乌克兰的权贵阶层,但实际效果会很有限。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外交不再“斗气”,而是换了种方式要“精准打击”。在近期乌克兰波罗申科一再不友好的动作之后,俄罗斯开始了外交反击,但不再是去年在取暖季对乌克兰中断天然气供应的那种打法,而是对以波罗申科为代表的乌克兰权贵阶层进行定点打击,下一步可能就是公布类似于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名单”那样公布一个“波罗申科名单”,对乌克兰的寡头进行经济打击。但是,这种打击的实际效果会很有限。乌克兰的权贵阶层如果对俄友好或者在俄罗斯有经济利益,自然不会在制裁名单中;而在制裁名单中的权贵也不会在俄罗斯有多少资产。反美的富豪面对美国的制裁会很难受,因为即使你的财产不在美国,它的长臂管辖也可以对你实施定点打击,而反俄的富豪只要财产不在俄罗斯,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就鞭长莫及。
俄罗斯的这种打击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一国的民心是很难压服的。2014年以后,乌克兰国内亲俄的克里米亚已经并入了俄罗斯,东部亲俄的顿涅斯克等地已经处于独立的状态,会不会参加明年的乌克兰大选都不好说。反俄成为了乌克兰的主流民意,即使是季莫申科这样的政客也不敢挑战这个民意,乌克兰国内即使有主张缓和与俄罗斯关系的民意也是出于恐惧而不是喜欢,口服未必心服啊。而俄罗斯在大选前干涉乌克兰政局的意图太明显,加上“通俄门”等因素对俄罗斯外交形象的打击,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可能适得其反,直接告诉乌克兰民众谁是真正反俄的政客!名单之内的政客有吹嘘自己迎合民粹主义的政治资本(就像被美国制裁的俄罗斯政客在媒体上吹嘘自己一样),在名单之外的季莫申科或者其他候选人很容易被人扣上“通俄”的帽子。为什么季莫申科不在俄罗斯的制裁名单上?这完全可以成为波罗申科攻击季莫申科的竞选口号。
俄罗斯希望和乌克兰尽快改善关系,减少国力的消耗。而经济手段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又打又拉的一个方式,但是俄罗斯本身的经济实力就不强,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没有什么话语权,如果对权贵阶层和普通民众的无差别攻击会让乌克兰民众更加反感俄罗斯,而对乌克兰权贵阶层的定点打击又可能授人以柄,反过来成为打压乌克兰国内中间派的借口。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的现状就像围棋中打劫的“摇撸劫”:只能无效地来回打下去,任何一方都无法获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