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孩车顶蹦迪踩坏轿车,家长拒赔:踩一下不至于坏,你怎么看?
子不教父之过。以前说起“熊孩子”大家会习惯性地说“孩子小不懂事”,现在被曝光的“熊孩子”越来越多,这时人们发现“熊孩子”背后多半有个“熊家长”,与年龄无关。这类家长平日对孩子疏于管教,孩子在外面闯了祸,家长为了逃避责任要么耍无赖不认账,要么以“他还是个孩子”来推脱。就比如下面这几个孩子的“熊家长”。
2020年8月2日,河南郑州。有位何先生找到记者,希望曝光自身遭遇来维权。据何先生反映,7月28日下午他将车子停在车位上,然后就去办事了。可没想到等他出来时车子表面出现多处破损。整个引擎盖变得凹凸不平,前窗玻璃和车窗玻璃全部裂掉,整个天窗框也凹了下去,天窗底下的骨架也全部坏掉。
好好的车子突然变了样,何先生又气又急!他赶紧找物业调监控视频。视频显示当天傍晚6点半左右,有5个“熊孩子”在车顶踩踏了一个多小时,他们一个个轮番在车顶蹦跶,玩得不亦乐乎!好似在酒吧蹦迪一般。期间没有一个大人来制止他们,一直到七点半左右这几个“熊孩子”自己玩累了才离开何先生车辆。小区不大,物业很快找到孩子家长。
何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几个家长都没当回事,只说让他去定损,然后再来谈赔偿。何先生为了公平起见提议大家一起去定损。但几名家长均以有事走不开为由拒绝了,而且至今没有人向何先生道歉。第二天何先生定损回来,车辆多处损坏维修费需要上万元。何先生再次找到这几名孩子家长提出赔偿。
可家长们再次当起缩头乌龟!没有一个家长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甚至有两名家长不赔偿还污蔑何先生“趁机讹诈”。这让何先生觉得又委屈又气愤。了解情况后记者找到涉事的其中两位家长,其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小孩子年纪小体重轻,这车子这么结实,踩几下不至于就坏了。另一位家长说出的话更让何先生无语。
这位家长表示玻璃裂了不影响车子行驶,因此他认为车上的玻璃除了天窗玻璃外都没必要换。车子引擎盖也不要整个拆了换新的,稍微修复一下能开就行了。记者在中间调解半天,最终一位家长咬咬牙表示,愿意赔偿何先生“1000元”,何先生愿意他现在就给钱,何先生不愿意那他也没办法了。这种无理的做法何先生可定不能接受。
最终调解失败,何先生决定起诉涉事家长,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这几位家长自以为这样为孩子好,实则是在害孩子。如果家长就这样处理这件事,孩子们从这件事会学到遇事逃避、不负责、没担当!而这些不好的处事态度将会伴随他们一生。希望此事曝光后这几位“熊家长”可以看清利弊,尽快赔偿车主损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孩子在班上被同学故意用笔在衣服上画,故意踩他的鞋子,作为家长应该说吗?
作为家长,发现自家的孩子被同学故意弄上墨迹等现象,该怎么做?
我来谈几点看法:嬉闹是孩子的天性,在特定的年龄,总会按照年龄的特性,发生一些属于他们年龄特性的事。作为父母,我们回忆一下,在小学,在初中,是不是曾经在同学背上粘过小纸条?把女同学长发挽椅子上?把捉来的小鸟偷放在同学书包里?诸如此类多啦去了。我们把青少年时代称为懵懂少年,也就是这个年龄段,对世界太多的好奇,但又不能完全了解,所以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与我们想象的是另一回事。偶尔的出格反常,我们要多理解,帮助他们去正确认知这个世界。象孩子遇上同学故意捉弄这样的事,我想,还是应该先了解情况,再将了解的情况与班主任沟通,让班主任观察对方是不是经常这样,或者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做班主任的,一般懂得怎样将矛盾化解于无形。但千万别闹,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仅仅是孩子们之间偶尔的嬉闹,你做家长的出面一闹,可能激发出更多更大的矛盾,玩伴们会远离你家孩子,让孩子孤立,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一个没有朋友,没有玩伴的学生,对他人格的形成,对他学业的成长,绝对是有害无益的。再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融入圈子,融入众生,将来在这社会上生活是很无聊的。
【校园里的那些事】
从提问内容看这应该是在我们小学校园内常见的事情之一,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能不问。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所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在班上,经常会暴露出这样的天性。尽管家有家规,校有校纪,但孩子还是难免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恶作剧,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年龄,这是属于他们的“天性”,天性怎么能扼杀得了呢!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置之不理,而是想要告诉家长一个事实,这类事情属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如临大敌”“大动干戈”的必要,只要妥善处理好就行。
怎么妥善处理呢?本人的建议是——
首先要了解,和自己孩子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了解事情的真相。一是具体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你的孩子有没有过错在先?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前因后果的。二是了解一下这类事情是偶发,还是常发?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过程的,不是一撮而就的。三是了解一下犯事孩子的情况,是留守儿童?是单亲家庭?是离异家庭……为自己解决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
其次要发声,和孩子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还原事情的真相。这其中有三点要注意,一是要“客观”,自家的孩子也好,犯错的孩子也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当然老师也会具体了解事情真相的。二是“诚恳”,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希望老师妥善处理,不是来找茬子的,为自己孩子好,也是为犯错孩子好,坦诚布公。三是要“信任”,要相信老师会感谢你对工作的支持配合;要相信老师会公正处理这样的偶发事情;三是要相信老师会一如既往地对每一位孩子的关心呵护。老师的伟大就在于“无私”!
对孩子在班上遇到的各类事情,无论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回家一定要和爸爸妈妈交流,不要憋在心里不说,称职的家长是会“陪伴”孩子的,是会陪伴孩子成长的。
对孩子在班上遇到的任何问题,要让孩子学会主动向老师反映。这既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学会的处事方法,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提升的交际能力。
总之,有什么事直接和老师说,不要有什么顾忌,因为你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老师是为了一个班的孩子好!大家的“心愿”都是一样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