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记载中有哪些名副其实的“渣男”?古代的“渣男”会有多渣?
古代渣男首推战神吴起,为了当将军竟然杀了自己的妻子。吴起先学儒家,后学法家兵法,并在学成后到鲁国做官。在一次对齐国的战争中,有人建议让吴起带军对付齐国,但有人不同意,说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齐国等于是他的丈人国,他会真心实意地打齐国吗?这是吴起有机会带兵的第一次,为了当上将军,更为了表示自己的真心,吴起把老婆杀了,以表示他带兵打仗的决心。
吴起的这一做法并没有成功地让他实现自己的目的,反而引起鲁国人对他的反感,并且知道了他在母亲去世期间都不回家奔丧的事,还被老师扫地出门,现在又为了当将军杀了自己的老婆。人品差到这个地步,怎么能当将军呢?这样,吴起在鲁国没有了立足之地,就离开鲁国,到魏国去了。
第二渣男当属元稹,这个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男人,却是个始乱终弃的人物。《西厢记》中张生的原型就是元稹。元稹在娶妻之前,和一个姓崔的女子恋爱,但崔家属于土豪级别,有钱但没权,这跟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很有距离。公元800年,元稹参加科举考试,因为才华卓著,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赏识。当元稹知道韦夏卿的女儿韦丛还待嫁闺中时,觉得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好机会,就抛弃了崔家的女孩子娶了韦丛。
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就是后来《西厢记》的前身。和《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不同,《莺莺传》的结局是男主对女主的始乱终弃,基本上就是元稹自己的经历。
说到古代,大家很快会联想到各种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文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相之才等等,可你是否知道,有些你一直敬仰的名人却是十足的渣男!
1.元稹,一个痴情诗文也掩饰不住的渣男。
“游寺遇娇娥,送目千瞧无限意。归庭逢秀士,回头一顾许多情”。
大家都知道这是《西厢记》写张生与崔莺莺相遇,一见钟情。可你也许不知道这张生的原型便是元稹。元稹与其母亲的远亲崔莺莺相爱,私定终身。后元稹因为仕途原因,对其始乱终弃,娶了朝中一位大员的女儿韦丛为妻,这还不够,还写了一篇文章《莺莺传》,广为流传,文中全无妻子之意,竟是红尘女子之情。
韦丛乃是大家闺秀,待元稹也是面面俱到,然而,元稹又看上了一个名妓薛涛,在你侬我侬三个月后分别,元稹还写下“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的肉麻诗句。
后来韦丛亡故,元稹为其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著名诗句,然而这痴情语句不知道又有几分真心。
这时薛涛相必是梦想着元稹该骑着白马迎娶她了,然而她错了!因为元稹此刻有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刘采春,他给了其夫一笔钱后便立刻纳其为妾。而满心等待的薛涛最终郁郁而死。
如果说元稹到此已令人作呕,那还有更令人发指的,他最后也抛弃了刘采春,害其跳水自尽。
2.吴起,一个军事天才背后的渣男行径。
吴起原为卫国人,后在鲁国期间被鲁国国军赏识,担负重任。后齐鲁交战,鲁国国军欲让其担任统帅。然而,由于吴起妻子乃是齐国人,鲁国人不信任吴起,吴起便将妻子杀掉以求其位。
同时吴起在出师前,曾跟着名师曾参学习,在这期间,吴起的母亲病逝,吴起却充耳不闻,也不回家办丧,引起曾参极大的反感。
3.徐志摩,看似情圣,实则渣男。
张幼仪和徐志摩乃是包办婚姻,然而徐志摩口上说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包办婚姻,然而还是与其圆房。在张怀孕期间,徐志摩又爱上林徽因,强迫张堕胎。后要要与其离婚,然而张不同意,徐志摩便一走了之。
后来张幼仪生下孩子后,徐志摩又找到了她,最终还是与其离婚。
李清照婚姻?
李清照有两次婚姻。
“千古词女”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曾有过短暂的琴瑟和谐、举案齐眉。可是现实种种,却让他们的情感,掺杂了几分无奈。后来赵明诚病故,李清照遭遇渣男张汝舟,更是一场人间悲剧。
张汝舟,当时是右承奉郎,为人自私贪婪。他听说李清照带着许多宝贝,因此百般献殷勤,虚情假意地照顾她,甚至频频请媒人来说合。无依无靠的李清照,此时被他的“体贴”蒙蔽,勉强答应了他的求婚。
没想到“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婚后钱财到手,张汝舟便露出狰狞面目,对李清照肆意谩骂,甚至拳脚相加。李清照遇到了真正的小人,反而激发了她的坚强斗志。她勇敢地提出离婚,不怕身陷囹圄的代价——那时法律规定,妻子提出离婚,要判处二至三年徒刑。后来,幸亏翰林学士和各亲友的相助,李清照被关押9天后得以释放,这也成了宋代的一桩奇闻。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他后来是怎样逃过一劫的?
“乌台诗案”缘由
“乌台诗案”的出现其实和苏轼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苏轼一向嫉恶如仇,遇到不平时的事,他总是不吐不快。
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调任湖州。按照惯例,到任后,要写谢恩奏章。
问题就出在了这份奏章上,他写了这样的几句话:
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赔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里出现了“新进”这个词,这个词在当时指的是突然升迁的无能之辈。这样就得罪了那些“新进”。
这一年的六月,“新进”的报复就来了。
一个御史把这份奏章中的四句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从而开始弹劾他。
几天之后,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连上章弹劾苏轼。
在得到神宗的批示后,他们派遣官吏到湖州,先免去了苏轼的官职,再押解入京受审。
最终,苏轼被送进御史台的监狱。
御史台监狱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一事件也被称作“乌台诗案”。
苏轼如何“化险为夷”
苏轼在7月28日被捕,8月18日送进御史台的监狱。而审问期又比较长,前后40几天。
他是如何“化险为夷”的呢?
1.一个故事
苏轼被关到监狱中后,他的儿子每天都去监狱探望,并为其送饭。
苏轼和其子约定,平时只许宋蔬菜和肉,如果有坏消息,才能送鱼。
有一次,其子有事,便将送饭的任务交给了朋友,但忘记告诉朋友他和父亲的约定。
而那一次,他的朋友送的恰恰是熏鱼。
苏轼看后大惊,知道自己可能凶多吉少。便给弟弟写了两首诀别诗。
诀别诗写的极为悲惨,但又不忘感谢皇恩浩荡。
这首诗后被狱卒收走。
这就有很大的用处。因为按规定犯人写的任何东西,狱卒都要交个监狱最高层查阅。
而苏轼和其家人也认为这首诗会传到皇帝手里。
果不其然,皇帝看到了这首诗,并大受感动。这也是他能“化险为夷”的重要原因。
2.仁宗皇后
皇后一向支持苏轼。恰在这时,染病而死。她在死前曾对皇帝说:“我听说苏轼因为写诗而不抓了起来。这都是一些小人和他作对。你可别冤枉好人,老天爷是不容的。”
皇后去世,国家要大赦,按照惯例,苏轼应当被赦免。
但是,御史们想置苏轼于死地,不停的向皇帝进言。但也没有得逞。
3.最终
皇帝无意杀害苏轼,他亲自裁定,把苏轼贬往黄州,充当团练副使,不准擅离该地,也无权签署公文。
“乌台诗案”落下帷幕。
其实就是新旧二党激烈斗争。
苏轼在熙宁年间相继被旧党领袖张方平,司马光举荐为谏官,相继为新党所否(就是王安石)。谏官相当于皇帝身边的顾问,对皇帝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苏轼当时还是“小年轻”,斗争经验太少,容易被大佬们当作枪使。在苏轼被否谏官之后,苏轼相继给神宗上了二个折子,一是《谏买浙灯状》,说宫内买浙江宫灯太浪费钱,建议停止,祖宗认为很多,就从了;二是《上神宗皇帝书》,皇帝听取建议让苏轼异常感动,连忙上了第二封,这一封简单来说就是反对王安石变法。
这就是苏轼与王安石的主要矛盾,在王安石相继将张方平,司马光赶出京城后,苏轼没有大佬撑腰。
熙宁四年(公元 1071 年)苏轼被外任为官。
至元丰二年(公元 1079 年)其在湖州被以诗文罗织罪名所诬前,苏轼已经杭州、密州、徐州三地,且多有治绩。苏轼移知湖州,按照惯例需向朝廷上表以谢,其中有云“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而新党言官却以此为由、借题发挥,并向神宗弹劾苏轼。
其实在这之前,变法已经变味了。
熙宁七年(公元 1074 年),因多方压力且时值天象有异,神宗便命王安石修改新法,同时其自身也对新法产生怀疑,王安石只得请辞相位。
四月,王安石正式罢相,吕惠卿为参知政事,继续推行新法。但不料吕惠卿得用之后,吕惠卿擅改王安石已定之计划,且吕想完全取代王安石。
熙宁八年(公元 1075 年),王安石再临相位。由于王安石生病,再加上熙宁九年(公元 1076 年)王安石爱子王雱又英年早逝,王安石心恢意冷,再次罢相,从此隐居金陵,直至去世。
从此变法开始变成党争,苏轼也成了新党打击旧党的口子。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关押至御史台狱,然而“锻炼久之不决”,神宗拖着没有处理。
一时旧党大佬上书营救,比如张方平,司马光,范镇,苏辙求以其官职为兄苏轼赎罪。最后的结果是苏轼充黄州团练副使,张方平、李清臣“罚铜三十斤”,司马光、范镇等十九人“各罚铜二十斤”。
其实苏轼获救还有宋神宗的功劳。
宋神宗死后,宋哲宗上位,朝政由宋英宗的皇后,现任高太皇太后招回司马光等旧党。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高太皇太后招回苏轼有这样一段对话;
太皇太后忽宣谕轼曰:“官家在此?”轼曰:“适已起居矣。”太皇太后曰:“有一事欲问内翰,前年任何官职?”轼曰:“汝州团练副使。”曰:“今何官?”曰:“臣备员翰林,充学士。”曰:“何以至此?”轼曰:“遭遇陛下。”曰:“不关老身事。”轼曰:“必是出自官家。”曰:“亦不关官家事。”轼曰:“岂大臣论荐耶?”曰:“亦不关大臣事。”轼惊曰:“臣虽无状,必不敢有干请。”曰:“久待要学士知,此是神宗皇帝之意。当其饮食而停箸看文字,则内人必曰:‘此苏轼文字也。’神宗每时称曰:‘奇才,奇才!’但未及用学士而上仙耳。”轼哭失声,太皇太后与上左右皆泣。已而命坐赐茶,曰:“内翰直须尽心事官家,以报先帝知遇。”轼拜而出,彻金莲烛送归院。
宋神宗是十分欣赏苏轼的才学的,这也是苏轼屡次逃过各种攻击的基本保证。
乌台诗案”缘由
“乌台诗案”的出现其实和苏轼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苏轼一向嫉恶如仇,遇到不平时的事,他总是不吐不快。
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调任湖州。按照惯例,到任后,要写谢恩奏章。
问题就出在了这份奏章上,他写了这样的几句话:
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赔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里出现了“新进”这个词,这个词在当时指的是突然升迁的无能之辈。这样就得罪了那些“新进”。
这一年的六月,“新进”的报复就来了。
一个御史把这份奏章中的四句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从而开始弹劾他。
几天之后,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连上章弹劾苏轼。
在得到神宗的批示后,他们派遣官吏到湖州,先免去了苏轼的官职,再押解入京受审。
最终,苏轼被送进御史台的监狱。
御史台监狱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一事件也被称作“乌台诗案”。
苏轼如何“化险为夷”
苏轼在7月28日被捕,8月18日送进御史台的监狱。而审问期又比较长,前后40几天。
他是如何“化险为夷”的呢?
1.一个故事
苏轼被关到监狱中后,他的儿子每天都去监狱探望,并为其送饭。
苏轼和其子约定,平时只许宋蔬菜和肉,如果有坏消息,才能送鱼。
有一次,其子有事,便将送饭的任务交给了朋友,但忘记告诉朋友他和父亲的约定。
而那一次,他的朋友送的恰恰是熏鱼。
苏轼看后大惊,知道自己可能凶多吉少。便给弟弟写了两首诀别诗。
诀别诗写的极为悲惨,但又不忘感谢皇恩浩荡。
这首诗后被狱卒收走。
这就有很大的用处。因为按规定犯人写的任何东西,狱卒都要交个监狱最高层查阅。
而苏轼和其家人也认为这首诗会传到皇帝手里。
果不其然,皇帝看到了这首诗,并大受感动。这也是他能“化险为夷”的重要原因。
2.仁宗皇后
皇后一向支持苏轼。恰在这时,染病而死。她在死前曾对皇帝说:“我听说苏轼因为写诗而不抓了起来。这都是一些小人和他作对。你可别冤枉好人,老天爷是不容的。”
皇后去世,国家要大赦,按照惯例,苏轼应当被赦免。
但是,御史们想置苏轼于死地,不停的向皇帝进言。但也没有得逞。
3.最终
皇帝无意杀害苏轼,他亲自裁定,把苏轼贬往黄州,充当团练副使,不准擅离该地,也无权签署公文。
“乌台诗案”落下帷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苏轼是文人,如果杀苏轼就动了当年宋太祖立下的“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这是所有文官集团所不能容忍的;
公元1068年,宋神宗登基,宋神宗为了实现汉唐荣光,立王安石为宰相,实行变法,要富国强兵。但是王安石本人过于拗执,措施非常激进,引起朝野议论纷纷。此时苏轼上疏批评王安石有些策略中过于激进的方式,于是给一些新党人员记恨,开始罗织罪名给苏轼好看。
苏轼也看到了自己在朝中没有立足之地,开始上疏请求外放,并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后来苏轼又去了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见到了新法实施过程中的弊端,开始上疏。在湖州的时候,苏轼在《湖州谢表》中写道了“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里面就说了苏轼要与新党对着干了。本来新党就看他不爽了,他外放了也是眼不见为净,现在好了又来惹事,好就专门来搞你。
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苏轼的好友沈括在下面视察新法的时候发现了苏轼的诗稿,首先呈现给宋神宗,宋神宗没有重视。不久,苏轼的《湖州谢表》上疏之后,百官开始弹劾苏轼,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说其“傲悖之语,日闻中外”、“言伪而辩,行伪而坚”,就是说苏轼妄议朝廷,两面人之流。
于是朝廷御史台(旧称乌台)就开始派人去缉拿苏轼。苏轼被押到东京汴梁,关进大狱,审讯随即进行。文人相轻,进而相轮相害,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当然,苏轼也不是没有把柄可抓。他仗着自己文才过人,经常在诗文中讥讽朝政,贬斥新法,这些诗传诵一时,影响不小。
主审官本身就对苏轼有意见, 此时苏轼又撞到枪口上,就打算杀一儆百,名为弄苏轼,实际上是弄整个旧党。于是他们就开始捕风捉影,将苏轼诗句中的一些话语开始上纲上线,说他们是为了反对变法, 同时是诽谤圣上的。例如苏轼的《咏桧》有一句这么说“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他们就说:“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知己,反欲求地下蛰龙,不是想造反吗?”不过宋真宗不傻,他看了苏轼整首诗回答道:“怎么能胡乱解释,他是歌颂桧树,和我有什么关系?”
前途险恶,生死未卜,苏轼思想相当悲观。在去东京汴梁的途中,苏轼曾经想要跳江自尽,最后没跳。入狱之后,他将许多毒药狱中,准备一旦得知自己将被处死,就先行自杀,免得在菜市场上丢人现眼。苏轼与儿子约好,每天往狱中送饭﹐都要有菜和肉,如果听到自己将被判死刑,就撤掉菜和肉,改送鱼。他儿子每日给他送去肉菜。
有一天家里粮食不多了,他儿子去郊外买粮,托亲戚代为送饭菜,但忘了关照不要送鱼。亲戚正巧送了鱼。苏轼看到鱼,心想这回完了。就写了两首绝命诗,嘱咐狱吏转送其弟苏辙。他知道狱吏不敢擅自为犯人送信,必然会将此事上报。果然,宋神宗读到此诗,心中不免有所感动。
因为苏轼的文学一直不错,名满天下,使得很多人开始去营救苏轼。新党如果流放苏轼还能说得过去,如果真的要杀苏轼的话恐怕就会得罪天下人了。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鉴于五代时期武人多次篡位,立下了一个誓言,就是“不杀士大夫”,给士大夫权力来遏制武人,这样就会使得文人充斥朝廷,武人就无法干政了。
同样宋神宗时期,因为对西夏用兵失利,宋神宗想要将一个管理后勤的官吏杀害,宰相蔡确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宋神宗说能否琼面发配,章惇此时说道士可杀不可辱,还不如杀了呢,左右临之际宋神宗只好放了这人。可以说不杀大臣是一种政治原则,蔡确说这是祖宗以来,而章惇直接讽刺,虽然章惇蔡确对于这事情有分歧,但是“祖宗家法”是俩人共同需要维护的,也是那种看破不说破的潜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不杀士大夫”只是一种政治原则或传统,而不是“一律不杀”。而且,这种“不杀”更多的是表现为“政治”方面、“言论”方面,至于贪赃、枉法、投敌、造反等,就不全在“不杀”之列。例如宋太祖时期对于刑事犯罪,尤其是贪赃罪处置得相对严厉。尽管如此,“不杀士大夫”的政治原则也还是有所体现的,一般说来,中下层的官吏,基本都被处以死刑,而高级官吏,即可以入“大臣”行列的则往往是罢官或流放,几乎没有判处死刑的。谁要是破坏这个政治规则,谁就会遭到整个文人士大夫阶级的排斥。
果真苏轼出事之后,很多人开始出来为他说情了。吴充就上疏宋神宗说曹操的品行如何,宋神宗说曹操乃奸佞之徒,吴充说奸佞狡诈的曹操都能容忍祢衡的狂妄发癫,陛下是圣天子,自比尧舜,难道还不能容忍苏轼的几句牢骚话吗?一听此言,宋神宗只好打马虎眼回答道:“我正打算放了他呢。”
此时宋仁宗的皇后曹氏也出面说情了,对于曹氏宋神宗一直很尊敬,不敢违背。此时王安石也说,既然是太平盛世,为何杀这么一个有才能的人呢?这么一来二去,宋神宗的耳根子就软了,而苏轼的事情调查来调查去说实在的也没什么好调查的。最后匆匆定了一个妄议朝廷的罪名将其流放黄州,此时苏轼终于幸免于难。但是与苏轼平时有往来的人,包括曾巩、司马光、李清臣(李清照他爹)、黄庭坚等人都或多或少被处罚了。可以说这其实也是新党以苏轼为引子来给旧党的一次下马威。
苏轼出狱那天,狱卒将其那两首绝命诗还给他。看着这两首绝命诗,苏轼感慨万千。可是日子一长,苏轼又开始得意起来认为自己在狱中的那两首诗赞扬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