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43%工作正被AI取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43%工作正被AI取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AI到底会不会抢走我们的工作?
题主实在是后知后觉,现在才问AI到底会不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实际上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有很多原来凭人的智慧才能够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移交给机器人了。
不知道题主是做哪一行的?我选几个最容易遇到的例子来说吧,应该能够命中题主的生活日常,我估计题主看了以后会大吃一惊,啊,原来我已经见过AI的作品了。
新闻写作
体育,财经,地震这三个领域的新闻写作已经有很多机器人上岗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你看的新闻是可能是AI写作的。
上图是九寨沟地震时的一则新闻,说的是中国地震台网当时已经启动了机器人写作。关于九寨沟的第一条地震新闻,其实是机器人发出的。
机器人读取了地震监测设备传出的数据,自动抓取了相应的图片,用时25秒生成了一篇完整的关于九寨沟地震的新闻。
有些人认为这种写作只是在套模板,并不能体现出机器有多么智慧。不管怎么样,整个文章的写作过程是不需要人参与的,所以我们还是认为这是AI写作。
类似的情况,还有股市新闻和体育新闻。
头条文章写作
再举一个离题主比较近的例子,既然你在悟空问答中提问,估计你也安装了今日头条的app。
那么给你看上边这张图,今日头条里面有一个账号叫做:小明看世界。这就是今日头条的一个写作机器人。
你可以关注这个账号,浏览一下它的标题,说不定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见过他写的文章了。
总结一下:把一部分人的工作交给AI机器人来做,这不是遥远的将来,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
不过,目前机器人的智慧还不够,他们只是做简单重复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人,能够从事创造性的劳动,那么短时间内不用担心机器取代你。如果你的工作内容是简单重复,那么很快就会被机器取代了。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AI技术对于人们的就业来说是个问题,但并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其他人。盖路普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近3/4(73%)的美国成年人认为,人工智能将消除掉的工作岗位数量将超过由其创造的。
另外调查还发现,不到1/4(23%)的人担心或非常担心这种技术将对其个人带来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跟受访者的教育程度相关。对于只有4年大学教育程度或更低的群体来说,28%的受访者对AI将可能抢走他们的工作感到担忧;但对于至少拥有一个学士学位的群体来说,该比例只有15%。
而在盖洛普的这份调查报告之前,来自其他机构的多个调查也呈现出了类似的结果。Quartz的调查显示,虽然有90%的受访者认为未来5年内将有近一半的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取代,但91%的人表示他们不担心自己的工作。皮尤研究中心在2016年的一项调查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65%的受访者未来50年内将会有大量的工作被自动化取代,但80%的人认为他们的工作不在受威胁范围内。
然而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却完全是另外一个光景了。部分研究者指出,等到2022年全球将会损失掉10亿个工作岗位。还有一部分则认为等到2030年全球将损失掉8亿个工作岗位并且该数据还会继续增加。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技术通常都会带来就业的净增长,它在毁掉一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会创造新的职业。一些经济学家和AI专家认为,这一次的不同之处在于机器要比过去更加聪明,所以他们无法在历史中找到可以参考的例子。
此外,盖洛普调查还显示出AI在美国的使用已经变得非常普遍。据统计,85%的美国人至少使用了6种使用了AI功能的设备或服务的其中一种。84%的美国人都在使用像Waze这样的导航软件、72%的人都在使用像Netflix这样的流媒体服务软件、47%的人都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使用数字助手、22%的人都在使用像Amazon Echo这样的设备。
从盖洛普的这份调查报告不难看出,AI已经不是什么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改变世界的神秘东西,因为它已经在发生,就像盖路普首席编辑Frank Newport所说的那样--“无论他们知不知道,AI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到了美国人的生活中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ai人工智能将取代多少职业岗位?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许多职业将实现完全AI自动化,这是大多数AI专家的共识。AI先驱李开复认为,在未来15年内50%的工作将被自动化AI所取代,人工智能将代替人类改变世界。
你在从事什么工作,怕不怕人工智能取代,为什么?
我不怕,这是迟早的事儿,怕又何用?加强自身的附加价值是可弥补的!反觉得它会引发人类潜能,激发动力,而且能省下时间多培家人,多接触社会,多有闲暇去锻炼身体,何乐不为呢!心情放轻松,生活还要过。人定胜机😃它是冰冷的,人是热情的。它近阶段是替代不了人类的。它只会执行,不会思考,怎样控制它是你的事儿。它只会模仿不会创作,创作也就是你的事儿。它没有情感,那关怀就是你的事儿。人类唯一损失可能就是真诚与虚伪不再能装了,谨此而已!但实事求是的讲失此一点,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
我现在是某个大型IT企业的方案总监,我觉得目前我这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这个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比较小
原因很简单,我这个岗位需要动很多脑筋,并不是教条的工作。我这个岗位需要对业界的趋势实时的判断,还需要和很多人和事情打交道,这个是需要主动思考,努力发现的,这个方面人工智能可能还是欠缺的
现在的人工智能,大部分是基于样本的学习,然后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判断,目前比较适合一些简单的行业,或者用于复杂行业的一个问题的分析和初筛。这种程度的工作,可以很容易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但是要完全取代人的工作,目前来看还是不太可能的
尤其是我这个岗位,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需要一些很抽象化的能力,这些抽象化的能力就是目前人工智能所欠缺的。我们看到,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是聚焦于大量的样本学习,例如通过图像的学习知道是哪个人,通过棋谱的学习知道如何下棋,而对于抽象应用非常少,也许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可能具有这个能力
但是不用怕,人类的抽象能力是最神秘的,不能说完全不能替代,但是替代的可能性非常小。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给我们带来显著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做好是最重要的
惧怕不是问题,自强才是本领
首先我说说自己做的行业吧,我自己呢从事化工,这是一个高危行业,从发展趋势来看减少现场工作人员,提高自动化程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化工业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是大事,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人员必定大大减少。但是呢,同样矛盾的是,机械他不是一个生命体,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只能处理之前设定好的程序来处理,一旦出现程序之外的故障,那么他就无法处理,导致出现大的事故,所以人员的监管,还是必不可少的,机械只能大规模的参与人们的生产活动,而不能完全替代人们
如果AI代替了50%的职业那将意味着什么?人类是否会得到实惠?
AI代替大多数人类劳动,这是必然的发展结局。奴隶社会剥削奴隶,封建社会剥削佃户,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工人,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进步。以后的社会科技进步了,经济发达了,人人买得起AI机器人了(甚至国家福利人人发一个机器人,保障基本生活),完全可以让机器人去干活挣钱,少数人类负责创造性工作,大多数人负责享受就行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43%工作正被AI取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43%工作正被AI取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