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华为再融资40亿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华为再融资40亿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解释一下华为为啥有钱还要发债融资?
中华有为,未雨绸缪,志在高远 !
华为宣布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两期中期票据共计60亿元融资,首次披露了其资产负债表。根据两家承销银行的推荐,预计华为发行中期票据的总规模可能达到300亿元。
此次华为发债,具体有三点:
1、华为正筹划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两期共计60亿元中期票据,两期发行规模各30亿元,期限均为3年;
2、第一期的主承销商为工商银行,第二期的主承销商为建设银行;
3、两期票据的评级机构均为联合资信评级,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和债项评级均为AAA。
至于这60亿的用途,华为表示所获资金将用于持续聚焦ICT基础设施建设,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
截至2019年上半年,华为控股账上现金资产2497亿元,资产负债率65%。很多人问,华为有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发债呢?
实际上,账上现金资产多的企业发债的也不少,比如账上有2000多亿美元现金的苹果公司,今年也通过债务融资工具募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1、华为的融资成本非常低,如果有资金需求,不利用起来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从而提高整体资本的使用效率。
2、可以合理调配资金使用期限,利用短期融资解决短期资金需求。将自己手里的多余资金用于长期投资,提高公司资产收益率。
3、在当下世界贸易关系紧张的态势下,保持良好的现金流以备非常规事件需求。
4、保持和金融机构的良好关注,为未来的融资需求做好铺垫。
关注“上党大师兄”投资不迷路!
最后分享个华为的宣传片“愿”😆
1.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企业资信良好,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2.虽然企业资金表面充裕,但在中美贸易冲突及西方国家对华为的抵制下,华为须在多个技术领域进行开发,其为扫除产品及技术封锁,研发制造范围相对较广,所需费用较大;
3.华为员工规模较大,所需人工及研发成本较大,同时因美国等西方国家减少产品和技术采购及合作,企业销售及利润额相对减少,华为需要在财务恶化前融入低成本资金,以预防财务风险。
华为不上市,它是怎么融资的?
华为没有上市,目前的华为从制度上面也不被允许上市,任正非持有华为的1.14%的股权,其他的股权被9.6万名员工持有,而这样的股权结构的公司不能上市,其实真正还是华为不想上市,如果想要上市,可以直接从员工手里面回购公司的股份,把股份全部收起来,那么华为不上市,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为内部融资
华为实行了全员持股,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但是这种股份其实是虚拟股,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面的股份,而虚拟股是可以被增发的,员工想要认购这样的股份,就必须花钱来买,那么这样的资金就会成为华为的一部分资金,那么华为就有了资金,因为这个内部融资,所以华为可以在几年之内迅速得到资金,用于华为的发展。
另外就是华为现金流正常,不缺钱,也不需要过多融资,华为是一家优质的企业,既然是优质的企业,对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都有着较强的议价权利,华为的应收账款就会少很多,资金回流快。
华为不上市也有自己的好处,比如华为不上市,任何关于华为的消息数据可以不被披露,外界也不会知道华为的具体情况和战略方针,可以迷惑对手,让华为变得更加安全,增加竞争力。
打字不易,点个赞吧,欢迎关注我,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家有毈,心不慌!
华为是一家非常注重现金流的企业,任正非的危机意思,在企业家里面做的出类拔萃,时刻将华为想象在冬天里,而华为靠什么过冬呢?那就是棉袄(现金流)。
1: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不仅代表着企业一定时期内的 行啊净流入和流出的数量,还反映业务的现金收支状况,更是一个企业是否稳健发展的标志。而任正非早在华为的“春夏之际”就开始为华为准备“过冬”的棉袄了。
2:你说华为缺钱吗?肯定缺,拿为什么不上市呢?因为华为有其他解决资金的办法,除了充沛的现金流,企业融资有很多方式,包括股权抵押、股权质押,先说说华为是怎么融资的,给大家讲一个华为融资的案例:
股权变现:
1987年华为以两万元注册资金创立不久,华为就开始实行全员持股,华为的全员持股其实质就是内部股,是由华为根据才能、责任、贡献、工作态度、潜力等分配给员工数不等的股票,由员工出钱购买,也可以贷款购买,未解决资金问题,华为又与各地有点管理部门先后联合建立了27家合资公司,这些合资公司大量吸纳邮电系统员工人股,缓解了当时资金匮乏的问题。
这种内部股开中国企业内部管理先河,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华为资金紧张的时候,可以成为企业最关键、最可靠的资金链。同时,由于邮电部门的很多职工也购买了华为的内部股,无形中就帮华为的产品打开了一条巨大的销售渠道。可谓是一举“四得”!
银行贷款:
1999年,我国银行开始逐步实现商业化运作,由于华为资信好,业务发展迅猛,开始有好多银行大规模向华为房贷,例如深圳招商银行推出买方信贷业务,让电信部门从招商银行贷款购买华为的设备,华为再从银行提取贷款,此外,由于华为与各地邮电局成立了合资公司,各电信局有纷纷为华为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帮助华为度过资金难关。
资产变现:
2000年的时候,是全球电信市场不景气的一年,华为的业务也受到冲击,没办法,因为银行的利息压力大,任正非选择将“鸡蛋”换“粮票”,就是把自己的一家子公司(现在的圣安电器)卖给了美国的艾默生电器,换来了7.5亿美元,这样,华为的账上就有几十亿的资金,有了棉袄,华为顺利的熬过了“冬天”。
综上所述: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上市,国内的老干妈、娃哈哈、农夫山泉都没有选择上市,首先是因为他们的现金流充沛,其次是因为他们的融资渠道很多,不需要上市,而华为不上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现金流充沛,融资渠道多
2:华为是全员持股的企业,一旦上市,会引发股权危机,难免有一些大的投行机构,吞并华为股份。
3:上市之后,大量员工的身价就会暴涨,获得巨额财富,从而丧失了对工作的动力与激情,最后会让华为失去创新力,从而陷入更大的危机。
所以,各项利弊权衡,华为不会考虑上市!
上市和不上市,都是一些大型公司的选择。
国外也有一堆的巨型公司不上市的,没有人规定公司一定要上市。
举个例子:宜家,乐高,亨氏集团,都是行业巨头,也没上市。
国内没上市的公司也相当多的,手机界的四大家族:华为,小米,OPPO和VIVO,其中三家都没上市,不光是华为,国内饮料巨头娃哈哈也没上市,老干妈也没上市。
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什么?最直接,最迫切的就是:融资,如果放在A股你可以说成是“圈钱”,但是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就是一定要拆了过去的公司架构,任正非过去一直领导者华为,问题是他的股权只有1.6%,一旦上市,谁说了算?大股东说了算,老任只能拱手交权。
上市是有风险的,华为这么多年来发展迅速,治理的也不错,真的把老任给换了,请问哪一个敢拍着胸说,在他的领导下,会比老任更强?
上市了就要按照上市公司的玩法,就必须完全拆除过去的华为的治理结构,是福是祸,难说,除非华为特别缺钱,否则上市完全是赌博,万一要是不好呢?
中国相当多的上市公司,一旦上市,就不做实业了,玩起了虚拟游戏,有些事情你们可能都不知道,中国上市公司有三千多家,其中有1000多家把1.3万亿的钱投入到理财,还投了1.2万亿的房地产,这种情况在股市简直是司空见惯。
华为并不缺钱,他缺钱的话,可以直接发行债券
由于华为年年增长迅速,信用度极好,因此他融资的成本极低,这16亿元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利率仅为4.55%,还能发行的出去,信用度高,融资成本低。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一旦上市,华为要拆了过去的公司结构,甚至可能涉及到换老板。
拆了过去的公司结构,换了老板,可能好,也可能不好,你需要去赌。
而上市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融资。
而华为又不缺钱,他可以轻松贷款,轻松发行债券,而且利率低。
它明明手里一把的好牌,它为什么要赌呢?
华为其实也想上市,但上市的风险非常大,很容易丢失掉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很容易受到资本的影响和干扰,很多企业就是因为上市后,受到资本的干扰,失去了自己的初衷和原始发展方向。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曾坚决表态,称华为肯定不会上市。其实,就算不上市,也是有很多途径融资的。
一、华为从不冒进,基本上不需要去融资。
从华为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华为发展的路线,是稳扎稳打,从来不冒进,同时,华为每年的营收是非常大的,靠自己的营收,就可以支撑起自己的研发和扩张,基本上不需要去融资,更别说“上市融资”了。而其它企业,之所以会上市融资,主要是它们的野心太大,尤其那些新兴企业,想“一口就能吃出一个大胖子”,而自己手中的资金又撑不起这样的“快速发展”,所以他们才会选择上市融资。
二、华为可以内部融资。
华为的股权结构是员工持股,这是华为创始之初既定的企业制度,这也是华为发家之本。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华为内部融资制度越来越完善,华为内部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小型股票市场,华为的员工,可以购买公司的内部股票。这样一来,公司内部就可以扩大融资,要知道华为的员工数量是十几万呀,每人融资1万,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而华为的实业非常强大,每年的营收非常高,给员工的回馈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员工们都不愿轻易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这就进一步稳定了华为的资金流。
三、华为可以向银行贷款。
华为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而且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是第49位,而且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个没有上市、不搞融资、不搞房地产的民营科技企业。对于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银行都是非常欢迎的,如果华为想到银行融资,那肯定是一路绿灯,银行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借出去的钱会打水漂。此时的问题,不是华为能不能融到资金,而是华为到底愿不愿去融资了。
四、华为可以发行债券。
只要公司需要,华为还可以通过发行自己的债券,来进行融资。2021年1月份,华为就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披露,今年将发行40亿规模的3年期的中期票据,利率达到3.3%-3.9%。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可以为公司减轻资金压力。华为在公众的信誉度是非常高的,华为债券一经发行,在短时间内,就销售一空。可见,只要华为愿意,发行债券就能轻松融资。
五、资产变现。
如果真的碰到非常危难的时候,华为还可以把现有的部分资产出售出去,变成现金,这样就可以渡过眼前的难关。华为历史上经历过3次资产变现。
1、出售华为电气。2000年的时候,全球遭遇互联网泡沫破灭,华为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华为的冬天》也就是任正非在那个时候书写的。为了应对危机,华为以7.5亿美元的价格,把华为电气出售给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华为就是靠这笔钱渡过了难关。
2、转让华为3com股份。为了应对美国思科,华为联姻思科老对手3com公司,2003年在杭州成立了华为3com公司。2006年,华为把全部51%的股权,以8.82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美国3com公司,这8.82亿的资金帮助华为顺利渡过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并且为华为4G技术和海思芯片的研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3、出售荣耀手机业务。2019年以来,美国对华为实行了全方位的制裁,华为的麒麟高端芯片无法实现量产了,手机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华为再一次遇到非常严重的危机。2020年年底,华为为了应对美国制裁带的危机,再次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荣耀手机业务。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发表【评论】。喜欢就【点赞】、【转发】+【关注】吧,谢谢参阅。
在我的印象中,华为融资大致有下面几种途径,如果你们还能列出其他的,也请示教。
1.经营积累。这部分其实严格上不算融资,也不用多说。2019年华为销售收入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一般每年度研发费用占整体营收10%以上。华为成立30多年,基本都是一直向上快速增长的。所以,自身的经营积累是他资金重要来源。
2.银行信贷。对于此前的华为来说,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技术市场都领先的中国企业,它是一个优质资产,信用度极高。只要华为想贷款,银行基本是争先恐后的给他贷款。有的银行甚至说,你贷我款,我头一年可以不收你利息。即便是这样,华为在贷款方面也是有选择的,相当慎重的。
3.孵化资金。华为通过自身的滚动发展获得发展资金,就像当年的华为3com,通过和3com公司合资做成了数通领域的一块优质资产,然后又把它卖出获得发展资金。华为一直利用自身的企业管理运营能力,把某一块子业务做出来,然后做价值兑换,获得自己需要的发展资金,特别是在重点技术方向所需的投入资金。华为也一再用事实证明,只要想做好某一块业务,就重兵投入,终归会砸出来一个响当当的东西来。这就是华为自己孵化,自己获利,滚动发展。
4.市场合作。华为在一开始在做市场拓展的时候,资金肯定比较紧张,华为选择了一个比较巧妙的方式,当然这在现在看来有些灰色,但当时这种做法应该是比较常见的,就是和地方通信管理局成立合资公司,这样它的市场运营成本就大大下降了。这个有点像中国联通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采取的“中中外‘’的筹资方式。当然这种模式后来被叫停,但是华为的原始积累已经受益了。这也是任正非和华为手腕灵活的体现。
5.海外合作。当然华为还有其他很多途径获得资金,包括跟国际性的一些银行、基金组织合作,像黑石基金,主要面向海外市。当然和国际金融的合作,华为应该也是比较慎重的,因为毕竟在大家印象中,这些金融企业的名声并不好。
6.内部筹资。华为员工持股,然后内部筹集资金,这个会有,但是应该量不大,毕竟通信行业也是一个吃钱的行业,从员工那边筹集的那点资金还是有限的。
想到的就这些。
华为有多少轮融资?
16轮融资
华为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期限3年 募集资金40亿
近日,上清所最新披露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为”)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为支撑各项业务发展和关键战略落地,华为拟发行一期期限为3年、募资总额为40亿元的中期票据,将用于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营运资金。
华为融资意味着什么?
华为有钱,但还在融资,意味着
1.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企业资信良好,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2.虽然企业资金表面充裕,但在中美贸易冲突及西方国家对华为的抵制下,华为须在多个技术领域进行开发,其为扫除产品及技术封锁,研发制造范围相对较广,所需费用较大;
3.华为员工规模较大,所需人工及研发成本较大,同时因美国等西方国家减少产品和技术采购及合作,企业销售及利润额相对减少,华为需要在财务恶化前融入低成本资金,以预防财务风险。
华为是一个成熟的企业,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融资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前进,也意味着危机。
华为一直坚持通过合理的融资布局优化资本结构,确保公司财务稳定。”随着国内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容量现居世界第二位,债券融资已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意味:1、通过在中国发行债券开放国内债券市场,将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优化整体融资布局。
2、华为运营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企业自身的运营积累和外部融资,其中企业自身的运营积累是主要部分(过去五年约占90%),外部融资是补充部分(过去五年约占10%)。公司经营稳定,现金流充裕。3、通过发行债券获得的资金将继续用于信通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为再融资40亿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华为再融资40亿元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