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军轰炸机抵达日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美军轰炸机抵达日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时,美军用轰炸机连投2枚原子弹,日本拦都拦不住,这是为什么?
当时日本被美军轰炸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而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美军在每次轰炸之前总会派几架B29到日本充当侦查及气象观测任务。这几架飞机不会投弹。而当时由于日军被美军的绞杀战搞的战略物资稀缺,因此时间长了之后日军也摸到这个规律从而在执行防空任务时一般不会为这几架威胁不大的飞机浪费宝贵的燃油。
所以在美军进行原子弹攻击时,当时的日本人根本就不认为这几架飞机是来投弹的。据当事人的回忆,当时甚至有日本市民驻足观看美军飞机的行动。而很少有人钻进防空掩体。而这也增大了原子弹攻击的伤亡。
美军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已经接近战争末期了,日本海军基本没有实力对抗,该沉的差不多都打沉了,但是日本就是不投降。于是美军用B-29对日本东京进行了大轰炸,而是使用凝固汽油弹,这是火攻的节奏。
1945年3月,334架B-29轰炸机起飞,从关岛直飞东京,几乎炸平了所有建筑,让日本真正开始考虑是否投降。轰炸结束之后,日本还是没投降,一直到1945年8月,美军连投两枚原子弹,轰炸了长崎和广岛,于是8月15日,日本投降了。
从这个时间轴你可以看出,日本为何拦不住B-29,因为日本本土根本没有像样的防空火力,就是不投降,准备和美军搞登陆和反登陆作战。如此顽固的抵抗模式导致了原子弹直接伺候,也正是日本看到了原子弹恐怖的威力,才加速决定投降。
3月的大轰炸还是无法撼动日本投降,战争都打到没防空火力了,还要顽固抵抗,这就是日本为何拦不住B-29的原因,因为真的啥都打没了。
二战轰炸德国和日本时,轰炸机掉队迷航失去领航机,飞行员能独立把飞机开回基地吗?发生了什么?
如果轰炸机没有损伤的话,就算掉队失去领航机,也是可以把飞机飞回基地的。
一战飞机飞行高度和飞行航程有限,用目视用目视导航就足够了。可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飞的更高、更快、更远了。再继续采用目视导航,以满足不了航空器的导航需求。于是20世纪20年代,飞机开始使用简易仪表导航;30年代后,无线电导航广泛应用。
无线电导航系统,是利用无线电波传播的直线性及其恒定的传播速度两种特性,来对飞机、船舶或其他运动载体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
二战中的很多轰炸机和战斗机,都装载有无线电导航系统(不然,舰载机如何在茫茫大海上找到航母)。
英国“双簧管”无线电导航系统是二战之中,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典型代表。“双簧管”采用了两个分别位于英国南部和东部的导航台,工作时,一个导航台负责测定与飞机的距离,另一个导航台以摩尔斯码向飞行员发送调整航向和投弹指令。该系统被广泛,用于英国的轰炸机上,可以在复杂的气象和战场条件下,为轰炸机进行目标指引。
此外,除了采用无线电导航这类电子导航系统,轰炸机这类大型飞机上,也会配备领航员。受过专门训练的导航员可以凭借地图、磁罗盘、陀螺仪、六分仪、气压计等物品,再加上精确的计算,就能较为精准的推算出轰炸机的坐标、航向、高度以及飞行航路。
当然了,如果轰炸机在战斗中被打的伤痕累累,各种设备损毁严重,那能不能顺利飞回 基地就只能看上帝了。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哨兵小虎第852条回答。
飞行员能不能把飞机开回基地,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飞机油量、战场的防空力量、飞行的航线规划、导领航设备、降落基地的位置等等因素。
抛开这些因素,我们单独考虑轰炸机迷航后的复航似乎更有针对性。
一、对德国的轰炸。
众所周知,二战时,是大机群作战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对德国的轰炸,可你说从1940年就开始了,前期主要由英国负责,从英国本土起飞;但1944年后,就开始由美、英两国联合负责,并由此取得了对德国工业、石油、等战略力量的巨大优势,为战争胜利奠定了绝对基础。实际上是从欧洲各收复国起飞的。
(轰炸德国↑)
二、对日本的轰炸。
相对于对德国的轰炸,对日本的轰炸开始的比较晚,大概是在1944年底才开始。主要原因是美国本土离日本太远,而1944年之前的太平洋又长期被日军实际控制。所以,对日本的前期轰炸是从中国起飞的,到后期则从关岛起飞。
(轰炸东京)
三、轰炸机的导领航方式。
二战时轰炸机的主流导航方式主要有三种:
1、纸质地图导航。
纸质地图是最为古老的导航方式,也叫目视导航方法。飞行员必须要目视地面,从而判定自己在手持纸质地图上的位置,并根据自己的判断,不断修正航向和位置。
(印度被俘中校飞行员阿布难比纸质地图↑)
如果采用目视导航方法,领队机(领航机)就尤为重要,而且其领航员必须是一位专业精湛的老领航员。
(二战美国空军领航员徽章)
2、磁罗盘导航。
磁罗盘导航方法就是依靠航海时代的罗盘技术(指南针技术),这也是二战时用的最多、最可靠、最基础的领航方式。这种领航当时的精度在修正磁偏差后精度可达到2°以内。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精确和有效了。
(飞机磁罗盘↑)
通常这种领航方式通常结合纸质地图领航方式一起使用。以磁罗盘为主,目视导航修正。
3、无线电导航。
二战进入1943年以后,人类发明了无线电导航,主要是全向信标台和雷达导航两种。当然雷达导航还要靠后,主要是全向信标台。
(全向信标台↑)
全向信标台就是在已知点建立一个导航台,他能实时发射无线电电波,测定与周围频率相同飞机的距离和方向,并通过多个信标台的交接来持续定位。
(无线电方向罗盘↑)
四、飞行员能把飞机开回基地吗?
确切的说,技术越先进,飞行员返航成功的几率越高。
1943年以前,飞行员主要依靠纸质地图和磁罗盘导航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限制都比较大,比如夜晚和多云就只能选择磁罗盘导航。
如果这时再有风暴、雷电等影响磁罗盘精度的天象条件,那么返航的几率就大大降低。
(飞虎队的磁罗盘导航仪↑)
如果此时再发生迷航,丢失了带队长机和编队领航机,多半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如果再倒霉进入倒飞的迷航状态,上帝也救不了你了。
1943年后,有了无线电导航技术,飞机如果在雷暴区或云团区不幸迷航,这时候只要看下无线信标台的相对位置,绕开复杂气象区,就可以返航了。
(无线电罗盘↑)
五、结论。
二战时,相对于迷航来说,对飞行员最大的威胁是来自敌占区地面的防空兵器、未知气象条件和飞机的机械故障。
而如果只是简单的迷航,相信在天气不太复杂的情况下,飞行员大多都能复航。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谢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俄罗斯为什么经常派遣轰炸机对日本国土进行绕飞?
因为心里不舒服就绕飞日本呗,比如说“跟美国闹的不开心了,那我轰炸机绕飞日本”,“日本又提北方四岛了,那我绕飞日本”,“什么,日本又想买石油压价,绕飞一下吧”,“去韩国绕飞一下,闲着也是没事儿,回来顺道再绕飞一下日本吧”。总得来说,伴随着那段儿时间石油价格高启,俄罗斯的荷包稍微鼓了一鼓,自苏联解体后就暂停许久的俄罗斯战略轰炸机远程例行飞行巡逻慢慢的又开始恢复,不仅是没事儿绕飞以下日本,什么芬兰、挪威、英国也经常被“图-95”巨大的轰鸣声吓的惶惶不可终日,开头那段虽然是开玩笑,但是从中折射出不少道理:战略轰炸机绕飞他国,可以给对手巨大的心理压力,保持震慑并体现国家意志,同时还能换取他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一定让步。
就拿今年1月24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的消息来说,当天俄罗斯三架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升空,向西南方向日本海空域飞行,随后沿日本领空外沿绕飞日本一周,日本防卫省高度紧张,航空自卫队战机紧急升空进行监视和跟踪。
其实,俄罗斯每次战略轰炸机绕飞日本,都是有其用意的,不是日美又搞了什么小动作,就是俄罗斯又准备拿日本撒撒气或者搞点投资。其实,自冷战时起,就处于美苏亚太地区斗争夹缝中的日本,心里就很明白,完全得罪苏联是其不可承受之重,所以没事儿背着美国出口点什么精密机床啥的,缓和缓和气氛。到了俄罗斯时代,虽然其元气大损,但是日本仍然不愿意完全与俄撕破脸皮,一来是“北方四岛”日本有求于俄罗斯,二来对于俄罗斯这块近在眼前的大油田,日本也是眼馋的紧,最后就是俄罗斯如果被逼疯,那么近在咫尺的日本基本就要凉凉。所以,俄罗斯战略轰炸机没事儿就绕飞日本,就是要保持这种对日压力,然后予取予求。
日本虽然一直想和俄罗斯缓和关系,但是因为背后美国不乐意,所以很难达成心愿。比如说,日本首相一直想邀请普京访日,然后坐下来谈谈心,谁想没事儿就机架轰炸机在头顶上乱飞,可惜当时美国一到关键时刻就使绊子,搞的安倍邀请了两年都没成行。终于,到了奥巴马政府与特朗普政府权利交接的空档期,让日本抓到机会,实现了普京访日。本想借机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再讨价还价一番的安倍,做梦都没想到这次访问竟然以再次“被打脸”告终。过去,俄罗斯曾经同意归还北方四岛中的两个,但是日本“自持身份”一直不同意,这次访问回国后的普京却直接宣布“俄日之间不存在领土纠纷,俄罗斯的土地虽大,但是没有一寸是多余的”,这下好嘛,连两个岛也别想要了。可想而知,日本国内媒体是该有多“民怨沸腾”,但是随后又是一波轰炸机绕岛飞行,这会还换成“图-22”逆火远程轰炸机带实弹巡逻,日本国内媒体还不是立马“乖乖闭嘴”。
总得来说,俄罗斯轰炸机绕飞日本,有以下几个目的:
1、锻炼远程航空兵的飞行技能,没事儿飞个十几、二十几个小时,绕飞一下日本,期间还有日本、韩国和美国战斗机伴飞,这训练效果应该不错,连“伴飞战斗机的油钱都省了”。
2、体现国家意志,保持战略威慑。毕竟战略轰炸机“扇动一次翅膀,比口诛笔伐一百句还有效”,绕飞一下,好叫你知道什么叫大国。
3、逼迫日本在一些问题上的让步,反正我这老式轰炸机航程远,你要是不让步,就天天紧急起飞多批次战斗机跟踪和查证吧。
俄罗斯远程航空兵需要时刻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绕日飞行既是对日本的威摄,又是实战条件下的军事演练。
俄罗斯不是因为北方四岛的原因而绕日飞行,因为北方四岛已在俄罗斯手里,又加强了军事设施的投入,可确保无忧。
当日本追随美国很近的时候,俄罗斯就会派轰炸机走一圈,让日本紧张一下。
同时美国在日本有海陆空基地,俄罗斯绕日飞行,也有借日敲边鼓的意味。让美国人看看俄罗斯还是有很强军事实力的。
俄罗斯一向被我们戏称为战斗民族,除了彪悍的民风和粗线条的俄罗斯人性格之外,能给我们留下这种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强硬的对外风格,尽管随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在曾经的老对手美国面前似乎国力有所不济,但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养成的战略轰炸机巡航日本周边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每当俄罗斯的轰炸机出现在雷达之上,都会瞬间让日本的神经绷紧,对于日本而言如同噩梦一般存在的轰炸机游行对于俄罗斯而言却好像是茶余饭后的闲庭信步。
我们都知道日俄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着领土纷争,日本一直幻想着能够从俄罗斯手中夺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永远失去的北方四岛,而俄罗斯方面对此的回应则简洁利落:“俄罗斯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除了强硬的口头示威以外,北极熊还会动真格的好好舞刀弄枪一番,这便是战略轰炸机的日常光临。更何况俄罗斯派出的轰炸机可不仅仅是绕飞日本而已,有时候更是直接入侵日本领空,日本对于这种轰炸机骑脸也是非常无奈,日空自所属的战机虽然能够伴飞尝试驱离,但却绝不敢真正开火击落俄方轰炸机,所谓最极端的防卫手段也不过是发射几发曳光弹以示警告,因此长期以来俄罗斯战略轰炸机所带来的武力压迫感都让日本政府十分心塞。
其实对于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而言,完全可以仅凭自家看门绝活的导弹吊打这个美国小弟,根本不需要大块头的轰炸机飞临日本境内才能进行打击,如此大费周章的启用战略轰炸机,其本质是对日本和驻日美军带来直接的武装威慑。
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长期以来都是其武力展示的绝佳平台,尤其是在2015年,为了向炸毁俄航客机的极端武装展开报复行动,俄方出动了包括图160、95MS、22M3三款战机进行空袭打击,并且有两架图160轰炸机沿着北欧国境一路前行,又拐进地中海,直至飞抵叙利亚展开空袭后才经过伊朗返回本土,利用恐怖的远程战略打击能力将整个欧洲结结实实的盘了一遍。
有着如此强大战略进攻平台的俄罗斯自然在面对日本这样国家的时候稳如泰山,在日俄领土争端最白热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激进的日本高层喊话俄罗斯,表示日本的自卫队可以在三天之内收复争议领土北方四岛,面对出言不逊的日本,俄罗斯则只是淡淡的表示“三天?我们的战略轰炸机三分钟就能把整个日本从地图上抹掉。”
俄罗斯虽然地域广袤,但自家的飞机训练起来,总不能在自己人的头顶上飞来飞去啊!北边是荒凉的北冰洋,西边是虎视眈眈的欧洲诸国,南边是友好的中亚数国、蒙古和我国,而东边则是加拿大和美国的阿拉斯加。算来算去,只有位于东南方向的日本最为合适了,于是就拿日本当作“训练场”了。
第一,日本驻有美军5万之多,还有美国第七舰队,同时布防大量美国最为先进的武器装备。
第二,俄日有领土之争。北方四岛俨如四根鱼刺插在日本的咽喉,拔不出又咽不下,日本因此如履针织和寝食难安。
第三,俄日历史上曾经干过两仗,1:1的比分维持到现在。未来是否需要“点球”大战,俄罗斯必须掌握日本的一举一动。
第四,日本民族的劣根性必须严加管教,否则蹬鼻子上脸,不时惹是生非,必须经常围绕日本溜达一圈,震慑也好,恐吓也罢,反正不能放纵对方。
为了吓唬、威慑和敲打日本。俄轰炸机绕飞日本,主要是因为目前日俄存在岛屿争夺问题,加上日本属于美国的忠心小伙伴,很多行动动作都令俄罗斯不满。为了向日本方面施加压力,派出战略轰炸机绕飞日本自然是俄罗斯最有力的威胁警告手段。
俄罗斯战略轰炸机不仅会绕飞日本,有时甚至还会故意入侵日本的领空,此前俄空天军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就故意以打擦边球的方式入侵日本领空,日本方面也非常无奈,派出的战机自然不可能真的击落俄战略轰炸机,最激烈的警告手段也无非就是打出曳光弹来警告俄机,一直以来,对于俄战略轰炸机绕飞日本,日本方面是非常无奈心塞的,俄罗斯赤裸裸的武力展示给日本政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绕飞日本,其实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实战意义,毕竟战时俄战略轰炸机只需要飞到日本海上空发射导弹即可攻击日本全境目标,完全不需要通过绕飞日本领土才能对日本全境目标进行打击。俄战略轰炸机绕飞日本,更多还是为了政治意义,为了给日本和驻日美军带来直接的威慑,这是其他手段都无法做到的。
目前,俄战略轰炸机的远程巡逻已经成为俄罗斯表达自己政治态度,展示军力的主要手段。俄战略轰炸机不仅仅是绕飞日本,而且还经常到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门口游晃,美空军的F-22A隐身战机在阿拉斯加州西海岸国际空域拦截俄图-95MS战略轰炸机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欧洲多国出动战机接力“护航”俄战略轰炸机的新闻也不在少数。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俄两架图-160战略轰炸机还展示了绕飞整个欧洲的惊人能力。当时为了报复ISIS炸毁俄航的A321-231客机,俄罗斯派出图-160、图-95MS、图-22M3三款轰炸机对叙境内的ISIS目标进行大规模空袭,其中两架图-160轰炸机一改常态,没有走近道,而是特意向北飞行,然后沿着欧洲的挪威海岸、爱尔兰西海岸南下飞行,最后拐入地中海,抵达叙利亚完成空袭后再经伊拉克、伊朗等地返回俄境内,整个飞行距离长达13000千米,几乎绕飞了整个西欧地区,一度引发空前热议,向西方国家展示了俄恐怖的远程战略打击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军轰炸机抵达日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军轰炸机抵达日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