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首相对美撂狠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日本首相对美撂狠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首相安倍为何突然辞职,安倍真的辞职了吗?
日本SX安倍 12日下午在SX官邸会见记者,正式宣布辞职决定。安倍说,为争取继续履行日本在反恐活动中的“国际承诺”,他选择辞职。
安倍突然宣布辞职决定,给日本政坛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留下种种疑窦。
为什么辞职?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辞职?他的辞职会给政坛带来什么影响?
原因一:反恐法案延长无望
从安倍12日发表的讲话看,他把辞职原因主要归之于一点,即由于在野党反对,《反恐特别措施法》延长无望,从而将损害日本在反恐战争中的“国际责任”。他称,自己辞职能让执政党重新拥有“活力”,推动国会通过相关法案,继续履行“国际承诺”。
有记者问,辞职与自卫队继续在印度洋活动有什么联系?安倍说,只要他还是SX,与反对党党首的对话就很困难。
原因二:参议院选举遭惨败
尽管安倍反复强调辞职的最大原因是日本需要继续支持“国际社会的反恐战争”,但日本媒体认为,自7月末国会参议院选举失利以来,安倍一直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选后新组建的内阁频曝丑闻后,安倍的执政压力、执政信心和身心状态已到临界点。
原因三:内阁频频曝出丑闻
参议院选后,安倍政权支持率降到三成以下。但在大幅改组内阁和自民党人事方面,安倍所获支持率开始反弹,一度回到40%以上。但从前农林水产大臣远藤武彦开始,新内阁成员的金钱丑闻再次集中爆发,安倍的支持率又跌回与参议院选举前后相仿的低点。
民意压力之下,安倍不得不大幅调整施政重点。安倍10日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日本共同社认为,安倍演说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低姿态”,甚至让人产生“已丧失自信”之感。
安倍12日承认,在得不到国民信任的情况下,难以推动政策实施。
原因四: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重压之下,安倍的身心状况似乎也出现问题。共同社说,从澳大利亚城市悉尼回来后,安倍吃不下饭,只能喝粥,睡眠也出现问题。内阁官房长官与谢野馨12日暗示,健康状况是安倍作出辞职决定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所谓“因反对党党首拒绝对话而辞职”只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屡遭重创后,安倍对重新赢得民众支持丧失信心。用他自己的话说,继续干下去“没有意义”。
如何评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辞去首相一职?
日本和韩国文化是很不同的,韩国十二位总统,被逮捕4个判刑全斗焕、卢泰愚、李明博、朴槿惠,三个人李承晚、尹潽善、崔圭夏被政变下台了,朴正熙与卢武铉被别人暗杀干了,还有逃亡的。
而日本首相基本上都是安稳的过渡,
65岁的安倍晋三,已经担任首相八年了,对整个亚洲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贡献,今天安倍晋三因健康原因辞职,给我们很深的印象。
曾16次访华,是访华最多的首相。
他是日本近年来相对最杰出的政治家,他务实而圆滑,能屈能伸。既坚持自己的目标追求,又能因势而变。单从政治能力方面来说,安倍比大多数大国的人优秀多了。为了人民付出一切的好首相,为日本人谋福利确实是鞠躬尽瘁。中国疫情时,从自己工资为武汉捐款很尽人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祝安倍早日康复。
安倍晋三是日本“中兴之君”,日本的“中兴之臣”,日本的历史不会将他的功绩遗忘。在“广岛协议”之后,日本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泡沫破灭,经济后退,但是自从安倍晋三上台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复苏崛起的日本,安倍晋三这位“油腻大叔”可谓功不可没。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安倍晋三。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正式辞去首相一职,辞职的原因对外宣称是由于身体不适,主动提出离职。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晋三,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坚挺,源自于他能屈能伸政治格局。但是他的忽然离职,可能是日本转向的一个重要信号。
日本作为一个地缘强国,虽然经济位列世界前茅,但是依旧无法真正挑战其他世界强国,安倍在任时,几乎是周旋于中美俄三大强国之间,基本的原则就是,谁都不开罪。因为历史的关系,我们对于安倍晋三不怎么感冒之外。但是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关系还是相对比较融洽。这和安倍晋三的策略有一定的关系。
其任职期间,只要美国和俄罗斯出点啥事,这位大佬,基本上第一时间送去温暖,真可谓是暖男一枚。记得特朗普这匹黑马意外出局时,安倍晋三第一时间就赶去拜见,而且有空就跑去美国和特朗普来场打高尔夫比赛。对于普京也而同样如此,总之,在这几个大国之间,总是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所以我们在网上看到最多的就是一个面带微笑、弯着腰、伸出手与人握手的图片。
但是,如此的姿态并不代表安倍晋三懦弱,在面对涉及日本切身利益的时候,安倍晋三却毫不含糊,能争取的绝对争取,而争取不了的,就打一套太极应付了事。在2017年的时候,就传出日本就美国在日本秋田和山口部署陆基宙斯盾系统的事情进行协商。面对美国的强势和无赖的特朗普,安倍晋三愣是将这件事拖到了今年,而且还给取消掉了,没有走上韩国的老路。因为这就是在中美之间的角逐,安倍愣是在不彻底得罪美国的前提下,避免和中国的矛盾,这便是他的能力和智慧。
周旋于各个强国之间,尽最大的努力来维持现有的关系,维护本国的利益,这便是他的厉害之处。一个卑躬屈膝的“油腻大叔”,不光受到了日本国内的欢迎,在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时,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看似“中庸”,但却光彩照人。如此的人才,以辞职的形式退出,这算是日本的损失。但这大概率是日本内部失衡的前兆,日本即将迎来历史性时刻。
8月中旬时,日本防卫相河野太郎,日本希望能够加入“五眼联盟”,并为此表示,日本希望与英国和美国在情报领域加强合作,让日本成为“五眼联盟”之外的另一只眼睛。日本在中美之间,选择了明确的站队倾向。安倍晋三的离职,可能不是身体原因,更大的可能就是在于此。日本的内部平衡失调,为实现日本政治大国的“理想”,日本做出了选择,安倍晋三也做出了选择,在美国大选前提前退出。
美国对于中国的扼制无所不在,日本就是美国遏制和围堵中国一个非常好的新盟友,对于美国来讲,中国的反击和态势非常的强硬,对美国来讲是一种压力,所以美国也是感到时间的紧迫。安倍晋三在的时候,太极打的非常好,往往是口号的喊得漂亮,态度也最真诚,面对一个“老实巴交”的油腻大叔,发脾气都找不到欲望。事情往往答应的爽快,而落地实施时就是状况百出,最终就是一拖再拖。所以这不符合美国的需求,美国需要冲锋队友而不是“墙头草”。
而此次安倍晋三的辞职,最大的可能,就是日本这种“中庸”的法则,受到外部的影响,没有办法再像以往那样,靠一个“拖”字吃遍天下。在美国急迫回归亚太的情势下,日本内部出现了变化。这个变化的信号便是安倍晋三的忽辞职。
日本可能会出现历史性的变局,那个“油腻大叔”不见了鄂,那个“墙头草”的滑头不再有生存环境。日本倒向美国将成为未来大概率的事件,毕竟无论如何选择,美国都是现阶段日本最佳的选择。而且面对美国的霸权,日本好像也没得选择。
安倍晋三虽然看似“中庸”,但是对日本稳定及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周旋于各强国之间,但是又保持自己的主见。伴随着他的离职,日本到来的将是:要么左、要么右;迫使日本在路口之间做出一个选择,这是一个“赌博”,一场世纪豪赌,可能是经济,也可能是国运,只是不知日本最终下的赌注是什么,真的看清牌局了吗?
而作为中国,可能将面临的是更大的压力,安倍晋三的退出,为未来时局徒增无穷变数,本来在中美之间就处于弱势,如果日美全方位联合,接下来的将是一场非常艰难战役,损失异常惨重将是必然的结果,但又没得选择,退缩将面临的是万丈悬崖。没得选择、没得逃避,唯有鼓起勇气,奋力一战!做好最坏打算的准备,同时也希望不要出现我所说的极端情况。
“狭路相逢勇者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
ENT
图片源自网络,侵必删!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28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因身体原因,决定辞去首相一职。
(安倍晋三于8月28日正式宣布辞去首相一职)
安倍晋三是日本首位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首相,同时也是日本战后最年轻的,并且同样是日本战后任期最长的首相。
1954年9月21日,安倍晋三出生于东京的一个政治世家,其父安倍晋太郎是日本政府高官,曾任中曾根康弘内阁的日本外相。而安倍的外祖父是二战甲级战犯,同时也是日本前首相岸信介。
在家族的帮助下,1982年,安倍晋三担任时任日本外务大臣的父亲安倍晋太郎的秘书官,正式步入政坛。
1993年,安倍晋三首次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
2000年,安倍晋三出任森喜朗内阁官房副长官。
2001年,安倍晋三担任小泉纯一郎内阁官房副长官。
2003年,小泉纯一郎连任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接任自民党干事长。
2004年,由于在参议院选举失败,安倍晋三辞去干事长一职,但代理干事长一职。
2005年,担任小泉纯一郎内阁官房长官。
2006年,安倍晋三当选自由民主党第21任总裁。同年9月26日,安倍晋三当选为第90代日本首相,时年52岁,成为日本首位战后出生,并且战后最为年轻的日本首相。
(安倍晋三首次担任日本首相)
初登首相大位,安倍晋三行事作风非常谨慎,尤其是在历史问题上继位小心,并且他还将中国作为当选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一改日本首相先访问美国的惯例。
安倍虽然表面低调,但在私底下却搞了许多大动作,例如将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努力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
不过由于大选失败等因此,安倍的第一次首相之旅只维持了不到一年时间,到2007年9月12日,安倍便以身体原因辞去了首相一职。
在此后的两年中,安倍晋三暂时隐退江湖,直到2009年他再出出山,当选国会众议员。
2012年9月26日,安倍晋三当选第25任自民党总裁,成为首位回任的前自民党总裁。
2012年12月16日,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大胜赢回执政权,12月26日,安倍晋三又一次担任日本第96代首相。
此番换回首相府,安倍的处置政务的手段更加老练,他以经济为突破口,推出“安倍经济学”,借助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政策,推动日本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保证了他在国内较高的支持率。
(安倍经济学的主要政策)
此外他一改之前的对美态度,促成美日两国外长和防长2+2安全会议,进一步强化美日同盟,因此也获得美国的青睐。
内有国民支持,外有美国扶植,安倍的首相之位越来越稳,居然一口气坐到了2020年,共计整整八个年头。
要知道在小泉纯一郎下台后,日本首相的平均执政时间不到一年,而安倍竟然当了8年首相,可见其在岛内的极高的支持率。
(从2006年到2012年,七年之中日本换了七个首相,最后又回到安倍这里)
在近几年的执政时期内,除了继续发展经济以外,安倍还一直力推修宪,试图恢复日本的集体自卫权,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但是限于国内外的重重阻力,安倍的这一计划尚未实现。而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安倍频繁前往医院。虽然内阁表示安倍只是去进行例行检查,可是就在8月28日,安倍便坐实了身体不适的猜测,辞去首相一职。
时光匆匆,当年谁也想不到安倍晋三能在首相位子上待了八年之久,也没人会料到安倍以如此方式卸任首相一职。
谢邀。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到医院检查身体,其后的复查,然后的计划辞职,到最后的决定辞职,安倍晋三辞职这件事毫无疑问成了热搜词。
安倍晋三因为身体健康辞职,真是应了那句话,叫做“人算不如天算”——勉强创造了日本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以后,不得不“再次”辞职(多年前,安倍曾经因为身体原因有过一次辞职),这就是“天命难为”。
安倍辞职,对于其本人来说,应该是功德圆满,心想事成——容易办的,难办的,经过一番运作才能办的,安倍似乎都有建树,比如说“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支支中了靶心;比如修改宪法,最终得到了美国的默许。
美国退出了TPP以后,安倍成了接盘侠,在他不懈的努力斡旋之下,新版的TCPP 已经成型,并且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议会批准。
安倍晋三的辞职,无疑会在日本政坛引发一轮权利的争斗,好在日本政坛现在还没有名副其实反对派,所以的权利的勾心斗角全部都是在自民党内部进行。
那么,谁最有可能接替安倍晋三首相的位置呢?
大概的人选有五位,他们分别是——
1.石破茂(Shigeru Ishiba),63岁,日本前国防大臣
2. 河野太郎(Taro Kono),57岁,日本防卫大臣 日本现任国防大臣
3.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63岁,日本前外务大臣
4.菅义伟(Yoshihide Suga),71岁,日本内阁官房长官
5.麻生太郎(Taro Aso),79岁,日本财务大臣
五人当中,安倍自己最看好的接班人是岸田文雄——他比安倍晋三这个温和派更加温和,能够使日本本届政府的政策得以延续。
河野太郎最为危险,他鼓吹日本必须加入“五眼”联盟,旨在追随美国的印太战略,属于日本政坛的右翼鹰派人物。
还是说安倍晋三,作为政治家的安倍晋三执政期间可圈可点——尽管“北方四岛”的回归日本仍然还是遥遥无期,但是日本与俄罗斯的关系没有恶化,纯属安倍晋三的“忍辱负重“。
不用说,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在安倍执政期间,基本上都是相向而行,尤其是两国之间在抗疫中的相互支持,得到了两国民众的认可。
日美关系是日本外交但核心,不过安倍的平衡外交也使得日本没有走得太远,不算过于离谱嚣张。
注意身体,安倍好运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首相对美撂狠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首相对美撂狠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