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万亿美团杀向阿里腹地,迈进实物电商平台,这一仗阿里该如何打?
话不多说
美团最近一两年虽然口碑较差,其综合整合外卖及团购能力还是非常明显的,人们的使用惯性改变是需要时间及刺激;支付宝在口碑饿了吗盯住吃的单一方面进攻美团已经效果明显,整合还需要多元化发展,美团的医药板块外送、宾馆预约等板块是需要支付宝点对点花大力气打击才能撼动
在实物电商领域,阿里的竞争对手是拼多多,字节跳动(头条和抖音)。
拼多多,利用社交关系和数据算法,建立去中心化的流量模式。
头条,抖音,快手,利用算法推荐,精准匹配目标顾客,实现去中心化的电商模式。
电商领域,经过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如今的天猫和京东,已经进入的流量瓶颈期。线上流量正面临成本越来越高,商家有流量没利润的尴尬局面。
因此,阿里早在三年前,就开始推出新零售模式,其变化是将线上流量与线下门店打通,将原来线下零售与线上电商二元对立的模式,变为线下门店和流量与线上门店与流量融合。
美团过去几年,通过建立起200万人的骑手团队和即时配送能力,在外卖领域建立起垄断地位,成为生活服务电商的霸主。今天美团进入的所谓实物电商,本质看并不是传统电商模式,而是将生活服务电商的范围,扩大到更多生活服务领域,如便利店,菜场,药店等,扩展到更多即时配送商品。
所以说,对美团涉足的新领域,我们不能用传统的实物与非实物来进行粗线条的划分,而是在细分场景上的扩展边界,才能准确理解美团正在进化的方向。
随着竞争的加深,市场的进化,行业间巨头的竞争,已经进入到更多的细分市场。这些细分市场,原本是一些新入的创业公司的领域,如两鲜网,每日优先,叮咚买菜,而今天,当巨头公司面临发展瓶颈时,他们也开始主动进入更小的细分市场。
这对于创新而言,并不是好事,会提高创新创业的门槛。但是市场总是会按照这样的规律发展,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但也有大企业的束缚,所以创新者始终有机会。
阿里的马云,美团的王兴,未来谁会更厉害?为何?
起初有饿了么时,我感觉美团干不过饿了么,因为当时感觉饿了么让利太厉害,我从来没想过用美团。但就是这样,美团一点点的超出了我的认知,还未等其他竞争对手反应过来,已经迅速成长为行业独角兽。
细品下美团以往的大事件,你就会看出他的强悍之处。
在2015年时,美团和大众点评强强联合,平台合并后,真的是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当时的糯米对美团都产生不和威胁。
2016年,美团开始插足团购酒店行业,这也预示着和携程的开战。
2017年,美团又向滴滴开火,仅10个月,日订单就已经带10万,滴滴如坐针毡。
2018年,美团收购摩拜单车,跨界收购仿佛预示了美团未来是否会向阿里宣战。
在我看来,目前的美团虽然如日中天,但和阿里集团来比的话,仍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至少在某些行业,美团还没有真正实现垄断的地步。未来美团想要打造一个生活平台商业帝国,想同阿里分庭抗礼的话,还非常的任重道远。
如果将创业者/企业家划分为F、E、D、C、B、A、S、SS、SSS九个等级/水平的话,很多刚开始创业的菜鸟是F级,马云就是SSS级别的,王兴可以算是S级或SS级!
马云、比尔盖茨是SSS级
在全球所有顶尖企业家里,能够达到SSS级别的,估计还不足一双手的数量!
这种级别的企业家,不仅能够将自己创建的企业打造成惊艳世界的“商业帝国”,还能够“云淡风轻”地“退居二线”,专注于教育、慈善公益、绿色环保、医疗救世…或是能够被证明在其他领域达成了造福人类甚至后世子孙的成就!
夸张一点来说,SSS级别的企业家是要被载入史册的,甚至是能够流芳千古的!
这些企业家,不仅造福自己、家人、家乡、国家,还要造福全人类!
马云、比尔盖茨就是这一类人!
马云“退居二线”后,更加聚焦教育、公益、环保、医疗救世;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马云被评为全球最伟大的25名抗疫领袖第3名!
不仅如此,马云还曾被评为思想家,还担任着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乡村教师代言人……上百个国家元首争相会晤马云!
……
王兴可以算是S级或SS级企业家
王兴与马云之间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1、虽然美团已经成为了外卖领域中国第一乃至全球第一,但美团市值距离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菜鸟网络)市值/估值,还差了一个数量级!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阿里巴巴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的电商公司,也不仅仅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逐渐升级为全球顶尖的高科技公司;
美团在技术领域的沉淀和潜力,比阿里巴巴差了太多!
3、马云做过中国首富、亚洲首富,王兴缺个“首富”头衔!
4、在很多人心目中,商人,哪怕是企业家,大都是唯利是图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大都是以谋私利为主,缺乏造福家国甚至全人类的使命/信仰!(很多企业家会说,他们做的企业/产品,就是在造福人类;实际上,这种“造福人类”的评价应当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而非个人主观认定的)!
如果王兴想要达到马云这样的高度,在造福人类并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公认这件事上,要做出巨大的努力!
5、除了企业家,很多花钱就可以快速获得的身份以外,想成为SSS级企业家还要“跨界登顶”;譬如,成为全球顶尖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即使是国家元首,也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指点!
……
王兴非马云,王兴有自己的人生!
也许,在大众心目中,王兴比不过王云?
可大家想过吗,也许王兴根本就不想成为马云那样的企业家?
王兴有自己的使命信仰
王兴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王兴也有自己的骄傲和风采
王兴也有很多马云身上不具备的优点/特长
为何一定要和马云比呢?
王兴就是王兴,马云就是马云,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
关注@浩子哥科技赋能 ,更多优秀作品等你来品鉴!
腾讯阿里美团快手蒸发8万亿,到底发生了什么?
8月19日 香港股市开盘后,就一蹶不振 ,香港的恒生指数跌了2%,恒生科技指数大跌近3%。
股市的重灾区 互联网巨头们更是惨不忍睹,快手、阿里、腾讯 分别下跌7%、5.54% 、3.44%,
美团 蒸发了 1.58万亿港元
从今年2月份开始到现在 美团已经下跌了 55.59%(1.58亿 港元)
腾讯蒸发了 3.38万亿港元
从今年2月份开始到现在,腾讯是累计下跌了45.5% (3.38万亿港元),
阿里巴巴 蒸发3.21万亿港元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到现在,阿里巴巴是累计下跌了47.6% (3.21万亿港元),
快手 蒸发1.47万亿港元
快手股价累计下跌84%,市值蒸发近1.47万亿港元。
相信大家注意一下几件事 获取你就会明白:
1、2020.12.11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新定义《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2、2021.4.26 国家总监局 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的涉嫌垄断立案调查。
3、2021.7.26 国家市场总局、网信办联合印发了 《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
表面上是对巨头的垄断进行惩罚,但是本质是对目前经济进行了重新划分
最近这几年 线下 经济本来就很艰难了,再加上疫情,假如说线下都不行了,那就业没了、消费没了,那线上就是一个空壳,互联网企业还能活多久?
国家现在就是重新分蛋糕!!!
所以结合上面就不难看出,国家在让利,任何独享暴利的行业和生意都很难做下去了,让国家经济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一是正常的市场波动,腾讯,阿里美团,快手还有其他公司最近两年涨幅巨大,很多资金获利了结,很多中概股都出现同样的情况。
二是国家对这些寡头公司监管增强,反垄断调查等,让这些公司的想象空间变小,人们的预期下降,导致股价下跌。
三是,不管这些公司股价如何波动,都不会动摇公司在各自领域的霸主地位
阿里对美团是否可以造成致命打击?
未来头条才是阿里的对手!不是美团,也不是腾讯!内容平台想多赚钱,一定进入购物,本地生活,消费导购等!所以头条是阿里的竞争者,不是腾讯的!可能阿里还没感觉出来吧!
阿里围剿美团,这说法其实不太恰当
在外卖业务方面,阿里合并了口碑和饿了么。那么,一旦阿里有所动作,是否会给美团造成致命打击?答案是不会!虽然阿里是电商行业的巨头,但是阿里在外卖方面并没有如此强大的势能。淘宝店铺转让服务商易佰店了解到,美团网市场份额:55% (王兴接受采访时透露)。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4月底,中国外卖行业的95.1%的市场份额已经被美团和饿了么占据,其中美团的市场份额远超饿了么。
除了外卖业务,美团还涉及了酒店、打车业务。目前,美团的收入来源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餐饮外卖(核心)、到店酒店及旅游以及新业务方面。而2018年美团日最高订单超过2100万,按交易数量算,这是全球已建成和运营最大的及时配送网络。饿了么第三季度的收入约为50.21亿元。依此计算,美团外卖(112亿元)的收入约为饿了么的2.2倍。另外,在外卖的下半场,价格战已经不是占领市场份额的杀手锏,而是需要拼服务(消费体验)。
阿里与美团有一段前缘
前几年,阿里以9亿美金卖掉美团股份。退出美团后,阿里迅速扶持起了口碑和饿了么,O2O衣食住行的利润虽然远比不上阿里的主业,但却是互联网支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支付的最大应用场景,阿里无论如何也必须拿下。
目前,阿里在o2o的生态闭环已经基本打造完成,由口碑+饿了么+飞猪+盒马鲜生+淘票票组成了一体化的新零售生态服务圈,因此有人说未来美团与阿里必有一战。商场如战场,竞争对手之间的较量,从明到暗,无处不在,死亡更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阿里美团年底集中反腐
虽然两者在外卖行业是竞争关系,但两者在反腐领域的动作是一致的。昨日,美团发布了目前为止单次通报人数最多的一次刑事查处。据美团点评发布的生态反腐处罚报告,包括内部员工、生态合作伙伴人员以及共犯社会人员等89人受到刑事查处,其中外卖渠道高级总监因触犯公司高压线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阿里旗下优酷总裁杨伟东因经济问题配合调查。
阿里站优,短时间饿了吗市场份额会有所增加,但外卖没有什么空间,不增就降,下降通道时,美团就难过了,资本对美团就不会看好了,而饿了吗有阿里,美团,腾讯只.占股有区别。长期看阿里有优事。
影响很大,但不至于致命,美团背后有大哥腾讯的支撑,有巨大的流量入口。美团可是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的,哪有那么容易被打败。再说王兴也是在商场征战多年的人,能有今日的美团绝非偶然,必有他的过人之处!
很难,阿里虽然体量巨大,收购了饿了么之后,增长迅猛,有平分天下之势!然而美团在自己业务板块耕耘多年,深入市场,有着非常强的抗衡力!所以,双雄雄争霸赛事将一直延续到新的变数出现!
利空出尽?国际基金轮番减持腾讯,腾讯阿里美团京东集体大动作,发生了什么?
谢谢邀请,很好的问题,回答不难,但我只能点到为止,说多了怕发不出来…
一、欧美和中国经济全面脱钩。
原因这里不讨论,这些基金控制人和管理人都是人类精华,经历过无数次危机幸存下来的,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绝对一流,没有充分的理由是不会贸然做出卖出决定的。
二、互联网中概股增长理由不在。
我们以阿里为例,看看阿里当年股价上涨的理由:1、用户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带动收入增长;2、跨行业拓展业务版图;3、实现数据流量垄断实现企业价值升华;如果正常发展,第一个前提会逐步消失,公司不再以用户拓展作为增长方向。但其他两项依然可以拉动企业的发展。但2021年开始国家关于互联网管理措施不断出台,包括《反垄断法》实施和被调查,互联网数据归属权基本斩断了阿里后面两项增长路径。因此阿里不再有上涨的动力。其他公司增长模型类似,“数据主权”将是所有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三、互联网并不是这轮科技革命的终点。人类从会使用火-使用工具-使用机器-使用互联网,也许到最后会使用“人造人”,也就是全世界讲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高级阶段,人类只保存思维和知识,生产工作由“人造人”完成,人类抛开肉体的羁绊,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不要觉得“人造人”比较遥远,你要知道互联网从诞生到普及也就50年,人类发展是加速的,战争等社会因素偶尔会延缓人类进步,但进入近代300年,人类依然是不断加速进步的。世界范围内很多团队在研究“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而且很多技术已经实现应用。“人造人”的时代正在向我们不断走来。同样,传统互联网企业将成为昨日黄花。
国际基金加减仓,并不一定带有明显的指示性作用,很多时候,去看他们的交易记录,他们的短线交易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甚至是说,他们公示部分的交易情况,可能还具有不可告人的误导性,在于迷惑其他投资者的判断方向,为他们的建仓和减仓提供比较好的交易机会。所以说,国际基金轮番坚持腾讯,这个是不是利空出尽,没有必然的关系。
再回到腾讯阿里美团京东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在10年前,这些互联网公司代表了中国最有潜力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这些互联网公司都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具有全商业社会很好的风向标和示范效应。所以,这些互联网公司被资本看好,股价不断上涨,市值屡创新高,这都和他们在那个阶段的价值有关。
但回到现在,再看这些互联网公司,是否发现他们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发布过革命性的产品了?微信之后,腾讯做过什么样的历史性创新应用?阿里云和支付宝之后,阿里又交付过什么样的革命性产品?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大多如此:除了疯狂并购,除了打价格战疯狂内卷,除了借大数据优势涸泽而渔,这些互联网公司在最近几年内,依然还在延续使用米国的互联网设备和网络架构,从属于跨国公司构建的技术架构范畴内,已经渐渐失去时代引领者的角色,很多时候,它们反而成为商业社会变革的阻碍和干扰者。
这个时候,资本的视野,一定会放在更加具有创新力和想象力的科技领域和商业模式上,比如碳中和背景下的光伏、锂电、新能车,国产替代背景下的鸿蒙系统、国产芯片、高端设备、核心制造业等等。
股市也是故事,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力,故事就说不下去,互联网公司的潜力也就相对有限,股价的爆发力也受到严重的限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