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带46名老人去旅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带46名老人去旅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参团旅游,大部分都是50、60、70岁的老人较多,年轻人参团游很少?
谢谢邀请!近几年我们看到的旅游团基本都是老人团,年轻人很少,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跟团旅游花费少。老人们跟的团大多都是低价团,花不多的钱就可以去外面旅游几天。团游的优势就是在交通、餐饮、住宿、门票各方面都是团购价,要比平常便宜很多,这对于过惯了节俭日子的老人们来说是很合算的,比起自由旅游的高价消费,老人们更愿意选择团游。
第二,跟团省心省力。跟团游只要交了钱跟着团队走就行了,不需要自己选择出行路线,也不用为选择交通工具和住宿、吃饭这些事操心,一切都有旅行团办理,同时省去了很多需要用手机操作的麻烦,这方面也是老人们的弱项。旅行团包办了所有的事情,老人们只管跟着团队尽情的游山玩水就行了,不用为其它的事情分心。
三,安全性高。跟团旅游的交通方式大多都选择的飞机、高铁和专用大巴,还有直接全程包旅游车的,这些交通工具安全性很高,又有经验丰富的导游领队,老人们大多都能互相照顾,所以随团旅游是比较安全的。旅行团选择的出行方式和游览路线都会考虑老人们的身体情况,让你少花钱少出力,又能最大程度的享用旅游资源,随团旅游,家人放心,老人开心,这就是旅游团老人多的原因了。
简单谈一下个人感受,我们夫妻俩60岁,出国一直自由行,从未跟过团,感觉跟团不自由天天带着打卡,住宿条件挺好但离市区距离较远,每天早起晚归,不能有很好的体验。
国内1000公里内已经自驾多次,在海南是当地租车,很方便。最近几年热衷于国外旅游,还是想趁着有体力多走走,毕竟飞机10几个小时也是体力活。
我们首次出国游是2015年美国西部自驾游,当时护照还是白本,在了解其他游记攻略后,尤其是一对近70夫妇不会外语周游美国几个月,为我们出行增加了信心(因为我们外语也不好)。
准备工作比较辛苦,但也乐在其中。订机票酒店、办理签证、租车买保险,了解美国驾车规则,学会识别各种外文路牌,当地景点、美食、购物.....一样一样准备,经半年多的准备工作,我们壮胆出行。
这次出行体验相当棒,自驾加州一号公路,感受人生必去的50个景点之一。乘直升机感受大峡谷的壮观,感受“罪恶之城”拉斯维加斯的奢华。
外文准备工作小提示,我们事前将各种英文机票、酒店订单准备好,要去的地方景点、酒店、餐厅、购物场所的名称和地址全部用英文标注并打印出来,便于问路。复杂对话通过谷歌翻译的语音与人交流,买些小礼品赠与对方。
美西自驾拉开了我们国外旅游之幕,后来又去了意大利(部分自驾)、法国、泰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最近刚从美国东部回来。
这几次出国,每次出行费用全部低于跟团游,因为我们机票酒店提前预订,欧洲火车票、博物馆、歌剧、芭蕾票等是通过网上攻略在当地官网订票,降低旅行成本不降低旅行品质是我们出行的宗旨。
参团游大部分是50.60.70岁,三个年龄的老人较多。
因有几个因素,在这三个年段的人,他,她们对高科技的东西还不能完全掌控,比如去旅游时,用手机支付,还有的地方需要验指纹才能进旅游景区。
一,跟团游可减少很多烦事,比如门票,交通,住宿,吃都会由旅行社安排好,这对我们有很多好处。
因我们到一个陌生的景点旅游,有许多人文景观和当地风士人情,民俗习惯都不了解,导游可一,一进行讲解,
。
二,旅游景点比较分散,有些地方是需要代步工具,如需乘大巴车,索道,电梯,小火车。这些都有导游安排好,因有时我们身体不舒适,还有线路不懂,导游都会带你前行,如有什么意外,旅游团都会作出相应处理。这也是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参团的志向。
三,50.60.70岁这三个段的人,有时脑子和身体都跟不上步伐,需要有人提醒和照顾,但儿女们都在上班,没有年轻人陪同,所以邀上几个好姐妹,跟着旅游团去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川!同时也弥补一下年轻的带累,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和幸福!
从到台湾的旅行团成员来看,的确,参加旅行团的人,多数是50+的佔多数;不过,团员里年轻的不是没有,只是相对少些。
大陆开放赴台旅游时,首先就是团游,团进团出,之后在2011年陆续开放自由行,到2019年,大陆开放了47个城市户口居民,可以赴台自由行。相较团,赴台自由行的人里,年轻人就远远比半百以上的人多了,而且,女生比男生多。
由于开放城市的限制,很多大陆朋友不能自由行,只能参团,而年轻朋友意愿就不高了。
另外,对于长辈朋友来说,去台湾踏上宝岛土地,是他们此生可能最想完成的一件事。因此,不能自由行的,只能参团,而可以自由行的,或也会因为手续、吃住行等因素,干脆选择参加团去台湾,比较省事吧。
到台湾参加团旅游或是自由行,没有年龄限制(除非自己一人,得20岁,或学生18),即使70岁,也可以来台湾的,同文同种语言相同,完全不用担心在台湾旅游的安全或不便。
如果能自由行,期望长辈朋友也勇敢的到台湾自由行。即使要参加团,也请参加高品质、少去购物的团。千万、千万不要参加购物廉价团。
作为一个资深旅游人,这个问题我来解答一下!
旅游,作为太平盛世下的一大娱乐活动,成为了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旅游人群可以说是遍布各个年龄阶层,出游方式更是五花八门。
下面我来就您说的跟团游为什么是50-70岁的中老年人偏多现象,站在我的角度给您分析一下,您看是不是您想要的答案。
一、旅游人群我姑且分为20岁以下,20-30岁,30-50岁,50-70岁,70岁以上,五个人群。
二、解释人群特性。
1.20岁以下的基本都还是学生,出游方式,出游时间,出游的资金基本都不能自己说了算,所以这部分人不做考虑。
2.20-30岁的人刚刚步入社会,财务没有实现自由,存款基本没有,对社会判断还停留在老板,师傅的引导下,所以他们出游是说走就走,多在于挑战和猎奇。
3.30-50岁的人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财务自由,但是也是事情最多的人,由于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人情世故左右,他们的空余时间自己说了不算,所以他们的出游方式多为自驾游和短途游。
4.5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都是奶奶爷爷辈了,家庭的羁绊基本没有了,除了孙子辈需要照顾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左右他们出游,所以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计划出游路线,由于社会发展过快,这部分人对一些互联网产品不熟悉,他们选择出游的方式就多为报旅游团。有人安排,有人照顾,不用操心。
5.70岁以上的多因身体原因左右了他们的出游方式。不做讨论。
其实跟团旅游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在国外发达国家,跟团游是中产以上人群选择的,自驾等等自行旅游多为经济窘迫的人选择的,中国目前的旅游趋势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这并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病态的发展,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旅游在国内的急需性和发展的蓬勃度,等生产力达道一定水平肯定要回归正常的旅游秩序。
其实想多说点,但怕跑题,就说这么多,您看我的回答您满意吗?
中老年人如何选购旅行自行车?
选知名品牌、价格1500左右或更高的带有避震和变速系统的长途旅行车或长途旅行山地车。其设计、配件、质量和售后都有保障。推荐几个:
千里达 启程2.0 (1900左右)。这个是长途旅行山地车,带有避震前叉(通过减速带、非铺装路面时较好)
WINDSPEED(3000左右),长途旅行车(和上面的比,主要差别是前叉,这个是“硬叉”,没有减震效果)。
美利达 野狼 长途旅行山地车。美利达是一线 价格在3000起步。 车架的跨高很低(近似过去的女用杠闸车),几何设计也偏向于休闲琨车 比较舒适 适合上岁数的人骑。
其它还有 比如捷安特(也是一线)、迪卡侬的长途旅行(山地)车,反正价位1500往上,本地有其品牌门店提供售后的,都可以。注意“长途旅行山地车”和“山地车”不是一回事了,“山地车”仅仅是统称,根据用途细分很多类型(包括长途旅行用的、压马路用的、越野用的、XC竞速用的、进山或在林道里玩的软尾山地车等)。长途旅行山地车,比长途旅行车反而要舒适(主要是有避震前叉)。
中老年人,选购旅行自行车,要注意:
第一,一定要选择正规品牌的自行车,这样质量才会有保证,使用寿命长。
第二,一定要选择实用性大的自行车,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第三,中老年人选购旅行自行车,不能贪图便宜,尽量选择大品牌的自行车,这样,使用效果才会比较好。
50多位老人众筹买房,抱团养老15年却「曲终人散」,原因是什么?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已经很成功了!50位老人相处15年,有几个老人能熬过15年,15年后当中的不少人已经曲终人散了,也就是说,这房子对不少老人而言已经完成终结任务,完美收关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几十位老人联合在一起抱团养老的生活方式,听起来还真有点振奋人心!至少让人们看到了跨入退休年龄门槛的老人们老当益壮、自立自强、不给儿女增添负担的不服老精神!
但既然是报团养老,肯定不同于养老院的模式!必然要重点突出一个自助服务的团队精神!最基本的相互照应、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等内容不可或缺。
试想,一个几十人的老年团体,一定是一部分身体好的,一部分身体弱的,一部分有病在身的。有病的老人由儿女一对一照顾都很辛苦,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团体相互照顾能行的通吗?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会不会把身体好的拖垮呀?!
人老如小孩,脾气秉性也会有变化,有时也会如小孩子一样任性,团结也就成了大问题!发生矛盾如何处理?这些似乎都是有点棘手的问题!
说到50位老年人报团买房能坚持 15年已经很不简单了。
老年人买房,老年人众筹要投资钱,子女的意见。
老龄化的社会以后发展为下面三点
1子女扶养,独生子女照顾好双方老人,这是最佳扶养方式,有亲情,看见孙子孙女老人高高兴兴度过晚年。
2养老院.出点钱住在养老院,但中国人传统思想和养老院服务方式,毕竟没有自己子女服侍的好,但现代社会这个是以后的主要趋势。
3亲朋好友同学共同投资,一起生活,优势大家热热闹闹,但年龄大了,各方面需要人照顾,时间长了,缺点大于优点。
抱团养老 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一群6一7十岁的老人抱团一起短时间休闲娱乐 游玩尚可 但要抱团养老根本不现实 试想老年60至70岁尚能生活自理 70岁以后好似一台即将报废的机器 不可预测何时何部件被损坏 所以生病体检往院护理 以至于时常生活起居都需要照料 这期间一群没有亲缘关系的老大爷老太婆能相互长时间照顾吗 所以 我的观点是养老首选跟子女 其次拿钱去条件好的养老院
上海有50多位老人众筹买房抱团养老这事,曾经轰动一时。
当时有50位能合得来的老人,众筹5万元买下了上海嘉定外岗镇葛隆村132号的房子后抱团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方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也争相报道,社会上许多人都看好这种养老方式,其相对于传统的国家养老院养老,和居家儿女养老的方式,抱团养老优越性更强,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逐渐被大家认可。
老人们在一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种花、种菜、做饭、打牌、娱乐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让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种养老方式,很多老人都向往这样的养老生活,随性自在,就连许多年青人也梦想着等老了以后能像这样一样养老。
上海50位老人抱团养老15年过去了,由于生活方式的分歧和疾病的困扰,再加上一些老人的离世,50位老人却陆续离开了养老中心。五年后,90岁的蒲逸敏老人也搬离了养老院,转去了有专人照料的养老院,从而这栋50位老人一起众筹的买下的小楼养老之家彻底关门,宣告抱团养老彻底结束,走完了共同养老的里程,目前这栋小楼已经捐给了村子,已成为真正的养老院了。
从当初1999年抱团养老院真正建起来至今,50个老人中有将近一半都已经去世,剩下的也因为年龄越来越大而无法自已养老。为什么上海约报团养老没有走到最后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年大家报团取暖时都图了新鲜感,所以很多的房屋的设施设备都不完善,也没有规章制度可遵循,再加上她们也没有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未来的规划,在后续也没有合理安排。再一个重要的一点是没有让人员流动起来补充新的人员进来,而许多老人年龄大了,行动也不方便,疾病缠身,照顾自己都十分困难,她们抱团养老能坚持这么久,也已经非常不错了。除了上海还有杭州、北京等其他城市的报团养老运行的挺好。
其实报团养老是养老的一个很好的一种方式,我觉得这种方式可以大力推广,大家可以花很少的钱和合适的老朋友在一起进行养老,其实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共同出资的抱团养老一定要进行长期的规划,而且还要不断的补充新的人员进来,要让死水活起来,要不然就会让抱团养老陷入一种死循环中,从而无法经营下去,最终走向曲终人散的地步。
由于养老在我国发展的非常缓慢,大部分都是以传统的国家方式养老,或居家养老的方式为主,其实抱团养老是一种新型养老方式,现阶段由于其在条件上都不太成熟,要把它进行下去,就要把抱团养老发展成与社区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可让义工助力抱团养老,让抱团养老持续有效的发展下去。因为多种方式的养老将是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带46名老人去旅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带46名老人去旅游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