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机舱内充电宝疑着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机舱内充电宝疑着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充电宝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吗?
有毒。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对人体有害。轻微的吸入,没有大碍。
移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发烫严重,甚至出现焦糊味,请立刻停止使用。
移动电源主要功能是能够给手机等数码类电子产品快速充电,相对于直充充电器而言,其流经的电流相对比较大,尤其在严重缺电或者边充电边使用的情况下,其发热现象表现比较明显。所以在移动电源充电过程中出现发热现象是正常的。但是当发热现象表现过高,出现烫手等过热情况时,会带来一些问题,因此用户需要特别留意。
充电宝在身上着火怎么办?
可以就近用灭火器喷灭起火点,第一不要慌,要沉着冷静的处理,如果在充电,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寻找乘务人员先疏散人群,万一充电宝着火之后爆炸,对乘客人员有生命危险,人身伤害,如果火太大,不能够扑灭,可以紧急制停高铁的,疏散人员,安全第一。
充电宝为什么会在飞机上起火?
因为充电宝里实际就是锂电池组,而锂电池在高温、受到猛烈撞击、穿刺等会出现起火、自燃灯危险,因此为了避免带上飞机的锂电池在以上异常情况时起火,民航对携带的锂电池容量限制在100wh以下,并且是正规厂家的产品,有明显标识。
充电宝着火怎么办?
充电宝如果着火,可以这样处理。
使用灭火器,距离充电宝一米左右,对充电宝进行灭火处理,最好使用二氧化碳粉末的灭火器。
灭火后将充电宝的残骸扔垃圾箱,废旧电子元器件的分类部分里。
如果充电宝着火了,需要马上断开充电宝和电源的连接,离开着火区域以防烟气和有毒气体对人造成伤害。然后按以下方式处理:
1. 将烧得很厉害的充电宝远离物品并远离易燃物品场所以免继续导致火灾。
2. 利用沙子、泥土、石灰、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对着火充电宝进行灭火。切勿使用水灭火,以免加重火势和电击。
3. 确定充电宝火源已完全被扑灭。如果场所内有浓烟或有毒气体,应尽快用防毒面具等配备自救器材的安全措施进行自救。
4. 将着火的充电宝拿到开阔的空间处理。不要尝试拆卸或修复烧坏的充电宝,以防受伤或损失加大。
5. 联系当地消防机构或维修点,进行妥善的处理。同时,记下充电宝品牌、型号、购买时间等信息以备须要时核查。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充电宝着火,平时使用充电宝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使用正规厂家的充电器和线缆;
2. 尽量不要在睡觉或离开家时充电;
3. 不要使用受损的充电器或线缆;
4. 尽量避免将充电宝放在容易发热或易燃的物品附近;
5. 不要挑选到环境温度过低或湿度过大的地方充电。
1.
断开电源,避免着火形式加重。
2.
用灭火器对准火焰灭火。
3.
火势严重到自己不能处理的情况下,及时拨打报警电话。请求专业人员处理。
4.
18650电芯:首先断电,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等候那些板卡燃烧完毕自动灭火,请千万不要在现场查看,可能会发生爆炸,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危害。如果燃烧灭掉后,建议把移动电源深埋。
答题公式1:充电宝着火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不能忽视或拖延。
原因解释:充电宝着火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必须及时处理。
应当采取正确的措施处理充电宝着火的情况。
充电宝着火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必须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首先,应该立即断开充电宝与电源的连接,避免电流继续流入充电宝。
其次,如果充电宝正在使用中,应该立即扑灭火焰。
最后,如果充电宝的着火情况比较严重,必须马上报警,等待消防部门的及时处理。
总之,处理充电宝着火的事情,一定要采取正确、及时的措施,确保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南航CZ3539航班旅客携带充电宝起火,以后充电宝还能上飞机么?
视频加载中...
然后看下官博的发言
所以请不要吐槽空姐的灭火方式,并且可以从视频中听到空姐不停的说,“旅客往后站,往后站。”她能在灭火的同时,还关心着周边旅客的安全。
我们完全应该为她鼓掌,还有视频中的老外,主动从空姐手中接过水去扑火,他也应该值得我们的尊敬。
再说回充电宝以后是否还能上飞机的问题。
这种事属于个案,应该不会出现之前三星Note7禁止上飞机的情况。
不过不排除会对于这个牌子的充电宝以及其他充电宝的大规模检查。
然后很大程度上这件事是不会影响以后充电宝上飞机的,不过对于充电宝等带有锂电池物品的检查应该会更加的严格,而上机后空姐也很有可能提醒大家对于锂电池产品的相关注意事项。
充电宝其实就是一个大容量的随身电源,相当于一个充电电池和插座的组合体,通常充电宝的组成结构有锂芯容量指示电路、电芯保护电路、充电管理电路、DC-DC升压电路以及功能扩展电路,现在国内常见充电宝按照电芯可以分为普通18650锂电芯和高级锂聚合物电芯,按照充电方式则可以分为线性充电宝和脉冲充电宝。
目前国内对于充电宝带上飞机是有一定限制的,首先,充电宝是禁止在飞机上进行托运的,这是由于飞机的整个航行中,不管是起飞、降落、或者是碰到不平稳气流都极易导致充电宝受到挤压,这可能使得充电宝中电芯包覆层破损,在密闭的空间中引发电池发热、起火、甚至爆炸等,而人为携带可以最大化的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以,飞机上充电宝要求随身携带,但是会限制携带充电宝的容量,民航局规定充电宝的额定能量不得超过100Wh,超过100wh低于160wh的要进行登记核查,一般常见的充电宝都不超过20000mAh,所以基本上都能带上飞机,充电宝中100wh能量约为360000焦耳,接近于3块反步兵地雷的能量,尽管充电宝的能量不会像炸药一样充分展现为破坏力,但是,危害性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在飞机这种危险的高空密闭环境中。
国内充电宝生产厂家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充电宝的主要部件是电芯,很多国内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价格低廉的电芯甚至直接使用二手电芯,将电芯通过电路组合来做成高容量的移动电源,这种充电宝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充电时间过长,高温的情况下,极易引起电解液的泄露,电池内部产生气体导致充电宝鼓胀,最终发生自燃或者爆炸。再者充电宝中电池种类之间也存在安全差异,常见的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是溶解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类溶剂,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则使用凝胶状电解液或者直接使用全固态电解质。所以前者的电池外壳大多数是使用的金属外壳,而后者则是铝塑复合薄膜,前者使用过程中如果内压加大,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容易引起漏液、起火,甚至爆炸,后者则至多会引起电池鼓胀,相比较而言,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更安全。所以,充电宝作为常见的移动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注意安全携带和使用。
不过,目前充电宝的事故率还是很低的,仅仅一次,还不至于被禁止。多了就不好说了。
《这些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关于充电宝你应该知道的小知识……》
飞机虽然从统计上来说,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一旦出现任何事故,其后果也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严重的。因此,飞机上对各类危险物品的管制也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严格的。
就拿充电宝来说,在一般的客车、火车、或客船等交通工具,对充电宝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是行李托运的相关规定中,也只明确限制易燃易爆物品,但也没有注明充电宝是否属于此类。
但是乘坐飞机的话,针对充电宝则有相关的规定,如果你带了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那么充电宝是无法带上飞机的。
中国民航在2014年8月7日发布了《关于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公告中对旅客携带充电宝做出了如下限制:
1.充电宝必须是旅客个人自用的,贸易零售类的不允许乘机。
2.充电宝只能放在手提行李中或者随身携带,禁止托运。(万一充电宝着火,随身携带可以及时发现并灭火)
3.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00Wh;如果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需要经过航空公司批准后才可携带;超过160Wh的充电宝禁止携带;未标注额定能量或对应参数的充电宝也禁止携带。(额定能量的计算见文末)
4..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充电宝。(不论大小)
5.在飞行过程中禁止使用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如果充电宝有自带开关,应保持充电宝处于关闭状态。
6.严禁携带标识不清的充电宝。(这一条是2015年8月17日民航局发布的《关于重申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中新增的。标识包括参数标识、认证标识等。)
如果你在登机前带了不符合规范的充电宝,那么你要么只能丢弃,要么只能寄存在机场。所以,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在购买充电宝时,或者出门旅行前,要注意充电宝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附:充电宝额定能量的计算方法
有的充电宝有直接标注额定能量,比如上图所示,我的这个充电宝有直接标注额定能量——72Wh,是符合携带要求的。
如果充电宝没有直接标注额定能量,那么可以根据公式计算:额定能量=容量(Ah)*电压=20Ah*3.6V=72Wh(充电宝标注的容量大多是mAh,要转化为Ah计算,即除以1000)。
至于图中底下的那个额定容量,是用来计算能给电子设备充电的电量。比如产品容量20000mAh的充电宝,给4000mAh的手机充电,是无法完整地充满5次电量。因为充电的过程伴随着损耗,也就是图中的“转化率”问题。
扣掉这些给电子设备充电时的电量损耗,那么20000mAh产品容量的充电宝就只剩12500mAh,那么也就只能给4000mAh的手机,完整地充满3次电量。
在购买充电宝时要注意,有些商家会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来忽悠消费者。
本文作者【out-man】,发表于公众/微博号【相遇体验GO】,转载请留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告知
首先,充电宝作为一种电器设备,有它的一些安全标准,但是充电宝的技术含量不高,需求量大,这样,除了一些大的品牌厂商以外,还有不少其他品牌的充电宝进入市场。在和大品牌的充电宝的竞争中,这些小品牌的充电宝主要依靠的是价格的优势占领部分市场,这样在材料的选用,生产工艺,安全标准等环节出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再则由于充电宝使用的时候,很有可能由于使用者的疏忽大意,从高处摔到地面或者和其他坚硬物品发生碰撞,一般的充电宝外面有一层塑料或者金属的保护壳,但是如果碰撞导致内部结构有损伤,外面一般是看不出来的,这样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短路,电池过热,燃烧,甚至引发火灾的可能,这次发生在南方航空CZ3539航班上的事件,根据南方航空公司的公告,当时这个失火的充电宝并没有在使用状态,那么就有可能是之前使用不慎或者充电宝使用的时间太长,导致充电宝内部出现问题,发生这样的事件。
所以,建议各位旅客注意,对于充电宝的使用,最好购买大品牌正规厂商的产品,这样充电宝的质量有保证。还有就是充电宝使用比较长的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碰撞,另外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充电宝一般都会发热,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内部有些部件,电线老化,出现问题,建议找一些专门的人员,拆开外壳,检查充电宝内部设备是否正常,如果有问题建议更换。
充电宝带上飞机还有功率大小和数量的限制,这些都是有明文规定的,航空公司和安检人员对此都会检查。
以后充电宝还是应该可以带上飞机,但是就是要旅客们都清楚充电宝带上飞机的要求是什么,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还有就是考虑安全的因素,在购买,使用充电宝时注意一下我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充电宝在飞机客舱内的稳定和安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舱内充电宝疑着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机舱内充电宝疑着火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