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摸到疙瘩确诊乳腺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摸到疙瘩确诊乳腺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乳腺癌肿块特征?
乳腺癌肿块特征
乳腺癌的肿块特征包括界限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查以及周围皮肤改变等。
乳腺癌是乳房肿瘤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45~50岁的女性,其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内分泌激素、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有关。乳腺癌一般以乳房出现肿块为最常见症状。
乳腺癌的肿块在早期多表现为单发、无痛性,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不明显,不易被推动。肿块逐渐增大后可导致乳房局部隆起;累及柯柏韧带者可导致肿块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侵犯乳头时可导致乳头凹陷、扁平、回缩;持续增大阻塞皮下淋巴管时,可导致出现“橘皮样”改变;发展至晚期,肿块浸润胸肌、胸壁后,可固定在胸壁而不易推动,乳房也可因为肿块的浸润收缩而发生变形。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肿瘤介入科 主任医师 李威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自检摸到乳房有肿块可能是乳腺癌吗?
自检摸到乳房的肿块不一定是乳腺癌,要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乳腺彩超或钼靶确诊。
说说乳房自检的优缺点:正确认识乳房自检。
乳房自检是很多“科普”文章里都提到“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但是,目前所有指南(包括最新版2017版的中国抗癌协会的指南中),均不推荐患者自己进行乳房自检。
乳腺癌筛查指南认为:乳房自检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检出率和死亡率,反而由于过度检查,导致恐慌,甚至过度手术治疗。
因此,正确认识乳房自检,当发现以下症状时候,及时就诊:
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房皮肤出现像酒窝一样的小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
我是三甲医院乳腺科主治医师,有乳房问题请留言咨询!
乳房肿块有所区别,分为:乳腺增生肿块、乳腺小叶增生肿块、乳腺纤维瘤肿块、乳腺癌肿块。那么这几种肿块会导致乳腺癌吗?
(1)乳腺增生肿块
肿块大多为大小不一的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等,片状较多见,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有触痛感。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2)乳腺小叶增生肿块
乳腺双侧多发也有单发情况,肿块大小不一,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触碰有痛感,乳房肿块大小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中青年发病较多。
(3)乳腺纤维瘤肿块
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大,可推动,单侧居多,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质地韧实,但基本没胀痛感,仅轻微不适,月经周期对其没影响,30岁以下高发。
(4)乳腺癌肿块
质地一般较硬,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形状各异,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肿瘤需手术切除,外加化疗如口服维康达去控制病情,但发现越晚愈后越差。
综上所述,前三种增生肿块只要适当调节好心情,饮食合理,作息规律加上药物治疗,一般都不会发展成乳腺癌,根据情况可以坐下自检,是否贴合最后一种乳腺癌肿块症状。
自我检查:
1、专业体检,超过40岁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20~30岁每三年一次
2、乳房自检,月经结束后7-10天观察乳形、轮廓,痛感等,有结节,包块等异常就需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3、有不适感及早就医,专业检查能够更直观看清病症,早预防早治疗。
做好预防:
1、饮食合理有规律,多吃豆类、大枣、蔬菜、大蒜等抗癌食物
2、不吸烟,少饮酒,不熬夜,少咖啡
3、远离辐射,污染,农药化学环境
4、多运动,提高抵抗力
5、定期体检,防患未然
6、保持良好心情有效改善身体机能
摸到了肿块不一定是乳腺癌。只要摸到了肿块,建议就要立即到医院请专业医生判断,迅速排除乳腺癌风险。
如果是乳腺癌,应立即配合治疗,肯定是要手术了,至于是不是能够保乳建议听医生建议。
如果不是乳腺癌,也不能大意,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因为现在不是乳腺癌,如果置之不理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乳腺癌。
常常按摩乳房是一种有效的扭转风险的手段
首先,你不要吓自己,不要以为只要乳房有了肿块那么就是得了癌症了,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乳房肿块的成因有很多,是不是癌症需要做检查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乳房肿块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病变,比如乳腺囊肿,或者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都是有可能的。
乳腺增生摸着的时候,是大小不一样,可以推动的。
乳腺纤维瘤伴发的肿块,常在乳晕下方,是软软的,大小在05CM左右,伴随肿块的又溢液。
而乳腺囊肿是乳腺组织老化时候形成的肿大小叶,肿块是光滑的也可以移动。
乳房肿块里只有一小部分是癌,肿块多是单一的,质地比较硬,常和皮肤连在一起。
所以,不要一有肿块就觉得,哎呀不得了了,我得癌症了。往往癌症还没来,倒是自己先把自己先吓坏了。如果还是不放心,你可以看看,祛结乳安,到时候你的心里就踏实了。
1.乳房自检的历史和作用
1933年Adiair首次提出将乳腺的自我检查(breast self-examination,BSE)作为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工具,人们普遍认为它的优点是廉价、无创伤,风险小,且可以自我进行。但是两个随机对照试验显示:BSE在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方面并没有作用。科学家们认为BSE对于挽救生命是无效的。但是推荐自检还是反对自检,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因此人们对BSE的态度产生了重大的分歧。但这并不代表女性不应该检查她们的乳房。我们更提倡女性要提高对乳腺的认识水平。这也是笔者科普的目的。
Breastcancer.org仍然认为BSE是一项有用的、有意义的筛查方法,特别是联合医生的体格检查和乳腺X光检查。笔者经验,基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的现状和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大多数乳腺癌是由自我检查发现。因此,推荐女性每月一次,常规乳腺自我检查。
2.什么时间行乳房自检
成年期女性的乳房在月经前3-4天,受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小叶间水肿和导管-腺泡增生,乳房胀痛,直到月经来潮,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乳房才逐渐复原。因此推荐,绝经前妇女应选择月经来潮后7~14 天进行。这时也是乳腺超声和乳腺X光检查的最佳时间。绝经后的中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相对减弱,因而自我检查时间不受限制。
面朝镜子,肩膀放平,双手自然下垂,观察你的乳房。比较双侧乳房的大小、外形是否对称,皮肤是否正常,有无红肿溃疡。观察双侧乳头是否对称、是否回缩、是否有皮肤性状的改变,是否有乳头溢液(可以观察内衣是否有血斑或者液体污染)。然后上胎胳膊,这样能够更好的观察乳房的下半部分。最后将双手掐腰并使力,使胸肌收缩,这样能使一些隐蔽的微小区域更加明显。
3.乳房自检发现肿物怎么办?
对于自检发现的乳腺肿物,推荐去当地医院就诊,接受乳腺彩超和或乳腺钼靶检查。
很多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几乎每张报告单上都会出现BI-RADS,它代表了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
BI-RADS 1:恶性的可能性为0%。
BI-RADS 2:恶性的可能性为0%。
BI-RADS 3:这一类的恶性可能性介于0%~2%之间。
BI-RADS 4:其恶性的可能性介于 2%~95%之间。可再继续分成4A、4B、4C。 ①4A:其恶性的可能性介于2%~10%之间。②4B:其恶性的可能性介于 10%~50%之间,③4C:更进一步怀疑为恶性, 但还未达到5类那样典型的一组病变。其恶性的可能性介于50%~95%之间。
BI-RADS 5:高度怀疑恶性(几乎肯定的恶性),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这一类病变的恶性可能性大于等于95%。
BI-RADS 6:已活检证实为恶性,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BI-RADS 1或者2:定期复查即可。但鉴于当前的医疗环境,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临床上很少有彩超医生有勇气做出此类判断。医闹、医患关系紧张到底伤害了谁,又有谁是最后的赢家。长远看来都是输家(忍不住吐糟几句,大家见谅)。因此很难见到。BI-RADS 3:一般考虑为良性病变,但不能完全排除肿瘤。建议半年后复查。如果您问我能不能肯定是良性的,对不起,建议您手术切除活检吧!BI-RADS 4:我推荐手术切除活检。BI-RADS 5:不要犹豫,尽快手术切除活检。⑹BI-RADS 6:和您的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5.总结
乳腺自检发现的肿物大多数为乳腺增生或者良性肿瘤,但确实有一部分为乳腺恶性肿瘤。一旦发现,请您去当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Thomas D B, Gao D L, Ray R M,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Breast Self-Examination in Shanghai: Final Results[J]. J Natl Cancer Inst, 2002, 94(5):355-65.
[2]
[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版)[J]. 中国癌症杂志.2017,27(9):695-760.
原创科普文章,转载须授权。
(作者:朱涛,焦作市人民医院乳甲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摸到疙瘩确诊乳腺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摸到疙瘩确诊乳腺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