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地上调最低工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多地上调最低工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今年全国好多地方都调整了最低工资,深圳今年有可能调整吗?
我认为,深圳今年很有可能会调整。2018年,深圳人社局表示,将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其中就包括积极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从2011年到2015年,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每年都作了调整,分别为1320元、1500元、1600元、1808元以及2030元,五年共涨了930元。2017年也上调到2130元,比2015年涨了100元。
因此,深圳今年很有可能会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的上调,对低收入群体是一个好消息,有利于增加收入,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好内容等着您】
2023年上调最低工资吗?
根据我所了解的信息,2023年部分地区确实进行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
比如,浙江省在2023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低工资标准为2280元、2070元、1840元三档,而2022年为2070元、1840元、1660元三档。
天津市在2023年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为2660元、2360元、2140元三档,而2022年为2550元、2360元、2170元三档。
此外,安徽、河南、江苏等省份也在2023年进行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物价等因素有关,因此不同地区的标准调整时间、调整幅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同时,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也受到政策法规的约束和影响,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
应该是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全国各地城市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没有统一,大都为5年一个期内调整,有的在2023年度还没有到期继续按原标准执行。如是今年到期,7月份也正式公布了2023年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了。
会上调。据报道山西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从1月1日开始实施,一类地区为1980元,二类地区为1880元,三类地区为178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工资不同地区如下:一类地区为每小时21.3元,二类地区每小时20.2元,三类地区每小时19.1元。
上调了,进入新年,全国部分地区迎来了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河北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2200元、2000元、1800元三档,自今年1月1日起执行;贵州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1890元、1760元、1660元三档,自今年2月1日起执行。与之前执行的标准相比,两地各类标准上调90-300元不等,这意味着,一些劳动者的工资权益也将相应提升
全国约50%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会影响就业率吗?
提升最低工资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像是山西和吉林等地都是时隔四年才调整了这一次最低工资。这两个地方,调整最低工资以后,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是1540元和1630元。
全国最低工资最高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江苏、浙江、深圳、天津,最低工资的最高档次分别是2590元、2320元、2280元、2280元、2200元和2180元。
可能很多人也知道,由于最低工资的上涨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实际上除了最低工资以外,还会有社保缴费和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的压力。综合起来确实是不小的。
实际上,最低工资主要指的是劳动者在法定时间或者劳动合同约定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应当考虑到六大因素: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就业状况,也确实是制定最低工资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明确最低工资标准,应当三年一调整,但是也有地区三年多了,甚至四年没有调整的原因。
最低工资也有不完善的地方,那就是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要包括在最低工资范围内。目前,全国除了北京、上海明确规定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范围内,江苏明确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范围内,其他地方都没有明确规定。
由于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是按照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确定的,相应的缴费基数在年年上涨,个人负担部分也随之上涨。如果最低工资不能实现年年调整,实际上缴纳社保的、领取最低工资的职工,工资待遇是年年下降的。
未来或许社保缴费基数也会参照最低工资来核定,亦或者都跟北京、上海一样都排除个人负担部分。肯定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全国约50%的省份和地区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这会影响到就业绿码。我认为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和所谓的就业率,二者之间没有一个本质的联系。绝大多数全日制的在职人员,他的这个工资性的收入,都是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比如说像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今年提高到了2590元,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属于最高水平,但是上海的人均工资实际上是要超过1万元的,所以很显然人均水平远远超过了最低工资水平,那么也就意味着只有极少数的群体才对于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有一定的影响,大多数人是没有影响,是在各个地区来讲都是相同的。
所以说它既影响不到我们真实的工资收入更影响不到所谓的就业率,作为一个企业单位来讲,自己经营不下去自然是经营不下去,不可能因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而影响到他的经营,利润这事肯定不会发生的,毕竟他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我相信任何一个工作岗位基本上都是明显的偏高于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的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这个道理,除非就是一些初级用工者,比如说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像保安保洁这一类的,可能跟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有关,但是这一类岗位它实际上在招聘的过程中相对也是比较容易也不会影响到就业率的问题。
对我们个人而言,其实还是有好处的,毕竟最低工资标准线的提高,就意味着能够较大程度的去促使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的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这一点是有很大的作用和好处,所以说对我们员工来讲,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虽然说可能本质上不会影响到直接提高你的工资,但是间接层面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变。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基本上市不会影响就业率的。
2021年以来,10多个省份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最早是甘肃省,在4月1日就开始了。然后还有辽宁省,准备在11月1日开始执行上调。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是2590元;临工工资最高的是北京,25.3元/小时。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与就业之间没有必然关系。简单举例说,上海最低工资标准是2590元,也是目前全国最高的。但在2021年7月,上海最新社平工资基数是10338元。2020年度上海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4056元。2590元相对于平均工资来说,不过是四分之一。
再有,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是对于低收入劳动者有直接关系,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部分农民工、中小微企业中的个别员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部分员工等。这些工作岗位,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不的人。
其实正儿八经的企业,很少招聘员工的工资,会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只有一些技术性不强,可替代性很强,劳动强度不大的极小的工作岗位,工资相对比较低。
还有一些销售人员,那是基础工资加销售提成。他们的基础工资有时候是非常低的,主要是靠业绩提成来带动。但平均下来,厉害的销售人员不说,只要能够有一定业绩,其实工资也是蛮可观的。绝大多数销售人员收入都在平均线以上,这个平均线是指社会平均工资。工资在最低工资标准附近的,其实是非常个别现象。包括清洁工、收银员、文员、普工等,其实工资基本上也是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但不排除个别企业主,为了省钱,会抠门一点,需要最低工资标准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工资。简单举例说,餐饮企业服务员,包括传单、迎宾、洗碗等,其实也是替代性很强的职位,但工资也基本上都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针对的人群非常有限,基本上不会对就业带来什么影响。
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2200元,那其他地方是多少?哪里最高?
作为国内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京的最低工资保障其实不是最高的。作为国内屡被提及的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其实更能够和北京有一较高下和对照的资本。我们首先先看一下,国内其他的超一线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公布最新的最低工资金是2480元,比北京高出280元,几乎是其最低工资的1/7。这对于在需要这笔钱的基层民众,绝对是一笔极大的保障。而深圳与北京持平,也是2200元/月标准。广州最低,是2100元/月。这是国内最大的一线城市,下面我们看一看,国内其他地区对最低工资是一个什么标准?
众所周知,国内发展最好的省份主要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带,下面我们下来看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广东已经说过了,是2100元/月,但这个是第一档工资水准,而到了第四档水准,只有1410元。而什么叫第一档,第二,第三,第四档呢?一般而言,第一档一般为省会城市及一些发达城市采用,第二档一般为地级市采用,第三档一般为县及以下地区采用,至于第四档,那基本就是乡镇了。江苏省是第一档2020元/月,虽然略低广东,但只划了三挡,第三档工资为1620元/月。比广州省第三档工资还高一点。而浙江省第一档为2010元/月。
国内中部省份,譬如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安徽等第一档都在1580元/月到1800元/月。
而西部城市,大家可别以为就是在1500元以下了,国内最低的第一档工资标准是青海,也是在1500元/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地上调最低工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地上调最低工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