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日贸易协议实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美日贸易协议实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个世纪的日美贸易战到底是怎么回事?二者是如何过招的?
这个问题是一个内容很多的问题,七师弟帮题主您浓缩一下看看是否通俗易懂。
美日贸易战开始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发起方是美国,因为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不断地在扩大,也就是说美国卖给日本所挣的钱,比日本卖东西给美国的挣的钱要少很多,于是美国就掀起了对日贸易战。
这场贸易战长达30多年,主要是在六个领域,而主要发起方是美国,分别针对的是日本的纺织品,汽车,家电,半导体,电信和钢铁,其深度原因,是日本的制造业的腾飞以及其在制造业中的科技视角,比如本田与丰田轿车的廉价性,松下和索尼家电尤其是彩电技术的曾经出口占比百分之90,此后崛起的半导体技术也是另美国不得不开启政策保护措施,除了电信行业之外,几乎每次都是美国采取政治高压和关税政策,迫使日本政府自愿限制出口。通俗地说说,在那些个年代,大家记得经典的雅阁、皇冠和蓝鸟吗?大家记得松下电视,索尼电视,东芝电视吗?等等等等,美国人也曾因此疯狂,所以美国掀起了贸易战,只不过,因为美军自己驻扎在日本许多地方,两国政治力量由于二战和美国驻军等事情,天然地不平衡,故而在美国主动发起的六个领域贸易战之中,有五次都是只能让日本政府表态,自愿限制出口。
广场协议之后,是日本自己坑了自己。1985年美国拉着英法德和日本,在纽约的广场酒店(plaza hotel)签订了一个协议,意思就是美国和其他四个国家,将主动干预国际外汇市场,使得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可以促进外贸市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也就是说,G5这五个国家,通过政府的能力,主动将美元汇率拉低,而不大幅度影响国内实质经济,汇率拉低的效果就是,原来卖50美元的耐克鞋,用日本去买,可能还不到35,这就是贬值的好处。
但是日本自己坑了自己,原因是日本一方面表示愿意支持美国拉低汇率,另一方面自己也不甘示弱主动通胀自己国内的财政情况,也就是说,日本为了继续和美国抗衡,就选择了印钞票,让自己的日元也贬值,从而提高日本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日本当局没有把握好,国内的通胀最终刺破了房地产泡沫,接着就是一阵经济奔溃,和长达5年的国内经济通胀危机。
这个问题其实很大,大约在1985年前后达到高潮,比如半导体行业,日本从70年代开始直追美国,然后超过美国,英特尔都甚至差点破产,最后美国政府反击,日本失败,十几年没缓过来劲。
这个贸易战有很多行业,比如汽车行业吧。70年代石油大幅度上涨,日本汽车以节能,轻便横扫美国市场,最后美国增加关税,并且迫使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日本自主限制汽车出口。
纺织行业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日美经过多次协商,日本自助限制出口,增加出口税,日本这次让步是为了让美国顺利归还冲绳。
半导体行业
美国有个地方叫硅谷,这个你肯定知道,其实在日本九洲岛也有一个硅谷,而且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日本硅谷是追着美国硅谷打,美国硅谷七成的公司破产,连英特尔,amd等公司也差点没撑过去。
日本集中力量办大事,联合了日立,松下,三菱等企业,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目标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与美国硅谷各个公司相互竞争相比,日本联合所有力量去攻破难题,真的让日本成功了,尤其是存储业,日本曾经占据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
amd公司在1981年放弃存储行业,英特尔在裁员两千,亏掉1.7亿美元以后也顶不住了,宣布放弃DRAM存储行业,英特尔创始人说:再这样下去,硅谷将成为一片废墟。
半导体比汽车,纺织都要重要,哪一项高精尖的仪器能离得开半导体,最后美国政府出手了,对日本半导体进行反垄断调查,罚了3亿美元,这可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日本半导体增加100%的报复性关税。
这还不算什么,美国要求对日本增强国内反垄断,日本被迫把富士通半导体公司给拆分了。
其实导致九十年代日本发展停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广场协议”,美国,英国,法国,和当时的西德以及日本达成了一个协议,操纵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此后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
这就导致日本买美国的东西便宜了,而买自己的东西比较贵,日本人自然而然地就会买进口货,而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东西却没有价格优势。
出口减少了,国内市场也少了,日本企业收益大幅减少,资金也开始更多的涌入房地产。
总结:我也不可能把那几十年的事情都全部讲清楚,总之,经济上的斗争升高到政治上,日本被美国卡住脖子最终输掉了贸易战。
美日已经签署新的贸易协议?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发起的全球贸易战争有了标志性战果?
美国当地时间10月7日,日本驻美大使杉山晋辅和美国通商代表部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在美国白宫正式签署了一份新的贸易协议,在这份协议中,日本政府以进一步降低关税的方式,对美国农产品开放了市场,其中的大头是美国出口日本的牛肉产品,将会从现在的38.5%逐年下调到2033年的9%。
这份协议给日本政府换来的东西并不多,主要是在日本向美国出口的涡轮、机床、自行车、空调、燃料电池、眼镜、绿茶等产品,将会被取消关税,但是在汽车及零配件的出口领域,美国并没有对日本做出让步,只不过仅承诺未决事项留待以后继续谈判。
很显然,这份贸易协定对于美国,特别是总统特朗普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因为这份协议帮助美国农产品,打开了日本长期以来封闭的国内市场,将会给美国农民带来超过70亿美元以上的收益,一举解决了今年美国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
这将有力的奠定美国农民及农场主对特朗普的支持,为其在2020年展开的总统大选提供了有利保障。
但是对于日本政府来说,这份协议很显然并不理想,因为对于日本人最关心的汽车及其零配件出口问题,美国政府并没与给予任何积极的回应,这让日本政府因此感到十分的难受。
美国拿着汽车关税不放,实际上是拿到了日本政府的命脉,根据统计2019年日本出口美国的汽车总额超过506亿美元(整车423.8亿美元、汽车零部件约82.94亿美元),占日本汽车及零配件出口总量的40%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日本想要美国在汽车关税问题上“松口”,就只能继续向美国开放更多的市场以外,相反如果日本在贸易争端上与美国发生新的摩擦,那么美国只需要宣布提高日本出口美国的汽车关税,日本就只能被迫对其屈服。
所以只要美国始终不肯在汽车关税问题上松口,就会始终都在美日贸易争端上占据优势地位,美国随时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对日本提出新的贸易优惠条件,而日本则只能一步步对美国退让,直至满足美国人的胃口。
说到底,美日此次签订的贸易协议,对于日本而言很显然不公平,当然了美国也有可能在其他领域(比如承诺帮助日本实现军事正常化)对日本进行了让步。这将会进一步导致美国在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上面,采取更加激烈的方式来获利,其最终的结果,则是美国实现对所有国家的贸易优势。
谢邀!日本首相的处世哲学,非同凡响,日本首相能够保持其国内的稳定和自己多年来在政坛保住高支持率,是其个人的聪明才智在,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思想指导下悟出来的道理。
美日安保,美日同盟是日本首相经常挂在嘴边最爱说的算是口号吧,所以对他最有心得也最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使得他精通了与美国总统或者是政府各个阶层打交道时得心应手,他可以在美日同盟或者是美日安保,一箩箩一筐筐问题中,日本首相总是能够抽到自己喜欢的上上签,来保证自己和美国总统的私人关系畅通无阻的谋取各自所需的利益。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日本首相和美国总统的关系利益所在,美国总统的关税大棒挥向全球,欧洲的日本同行也不例外的心急火燎,日本首相就好象是不为所动,2020选举即将到来,关税大棒伤了盟国也同样的伤了美国总统自己,经济是美国总统争取连任的短板,美日签署贸易协议,是日本首相送给美国总统选举争取连任的成果或者是私人的大礼吧。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
谢谢你的邀请。
1.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就是想强逼所有人对美国让利、众人帮一人。如此得以维持一段日子。
但是这并不是办法所以美国人就利用余威霸王硬上弓,先捡软柿子捏--加、墨、日、韩首当其冲。
所以这并不是什么成果,只能说他把能够搞到手的搞到手了!
2. 大头是欧盟和中国,那就不能如愿了。尽管如此特朗普也要穷尽手段展开博弈,弄一点是一点。
3. 与这两大经济体博弈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方都需要这个过程,以便在这个过程中调整相互之间的相处之道、以及自身的自处之道。
就好比一辆长途汽车上了太多的人,一开始很不舒服。但是让车子摇摇晃晃颠颠簸簸开上一段路,人们就各自找到了合适的空间。
4. 美国人在百年变局时代是必须调整国家战略的,我想应该是如下的动作--
一是节流--降军费、限移民、降福利、降人工费用等等。
二是开源--美国人最终一定会实施重振中低端制造业这个战略。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形成合理的人工费用、减少福利、减少外部依赖等等等等。这些东西作为建言献策、我早就提交到国务院建言献策专栏去了!
意在促使从国家层面未雨绸缪予以政策应对。匹夫有责耳!
5. 所以不存在什么标志性成果,只是美国人在百年变局时代战略调整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日贸易协议实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日贸易协议实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