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乌克兰再雪中送炭雅克141解禁中国战机关键技术?
1995年6月,中国624所与俄罗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签署合同:引进雅克141的R-79V-300发动机技术,但是,俄方与美国存在合同关系,我国并未得到关键的垂直起降矢量技术。
不过,1996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发动机技术转让协议:中国只是得到一台R—79V—300的样机嘛?(看看"瓦良格"号,总觉得兔子会搬家!)
1998年,俄罗斯向中国转让它的喷嘴和相关技术,至此,雅克—141发动机技术基本被中国掌握。
那么,乌克兰可以提供什么技术呢?雅克—141的航母测试是在乌克兰的陆上航母试验基地进行,乌克兰当局保有它的测试参数倒是有可能的。
这部分测试参数对于发展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很有帮助:包括俄罗斯在内,它也需要样机的试验参数发展雅克—201垂直起降战斗机!
雅克—141进化成隐身雅克—43,最终,它又变成雅克—201隐身战斗机。如果说中国的隐身垂直起降战斗机外形与雅克—43类似倒是几率挺大的。
F—35的升力风扇+巡航发动机设计就是与雅克设计局交流的成果。
雅克141虽然是上个世纪的技术,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它仍然是神秘而先进的,因为中国没有。中国一直没有建造类似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因为我们没有可以垂直起降的战斗机,而直升机作战半径有线,在大洋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中国真能把雅克141吃透,完全可以研制出类似美国F35可垂直起降的战斗机。
有没有哪一部纪录片是介绍中国战斗机发展史的?
介绍我国空军纪录片很多,比如〈龙腾东方〉介绍的是我国战机发展史!(国家天空)一方面说的是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有我国空军装备水平介绍!〈中国空军档案〉介绍的是最早空军的成立和发展!但是真正全面的没有!
珠海航展上首秀的中国战机实力到底如何?
2018年珠海第十二屆航空展覽會開幕在即。珠海航展,科技展示,東方巨龍騰飛崛起,揚我國威,震懾列強,彰顯中華。
在珠海展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2018珠海航展開幕殲-10編隊上演6机分組空中開花絕技,展示了我們空軍的強大。
殲—20和鯤龍衹是前奏,本屆航展空軍將以最強陣容呈現出來。
期待轟20也會出現珠海的上空。
珠海航空展覽會,各種飛機,無人機,直上飛機,都會在展覽會上向全世界展覽,祝賀珠海航空展覽會一定會圓滿成功。
中国唯一一架鹞式战机,是如何得到的?
用拉-9跟英国人交换得来的,不过是已退役的飞机。不过这两架飞机的命运可就天差地别了,拉-9到了英国后就被修复一新,可以上天飞行了。鹞式就惨了,被放在北航的航空馆露天接灰,无人看管,舱盖也被破坏了,我室友小时候还经常进去座舱里玩,整个飞机的状态一塌糊涂。仅仅名义上号称北航的镇馆之宝。。。
为何感觉中国大部分战机前面都有根针状物?
不管是机头正前方有还是机头侧面有,这都是飞机感受空中启动变化的装置,这叫空速管,而不是正前方的叫做备用空速管,当然还有一种管子也比较粗一些,这种则是空中加油用的受油管,目的是为了战机在空中增加航程而用的专门设备。至于题主说大多数中国战机都有!
这其实和我军现役的战机组成有很大关系,笔者详细体制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主要还是说的飞机主空速管,因为现在大多数战机只要不是配装的相控阵雷达,那么大多数它的雷达罩正前端都会装着一根长管子,这也是技术和当初三代机产生时的主流设计方案,可以说有着很多的好处。
我军现役的主力战机中,你在歼20以及歼10C等战机中是看不到这样的管子的,当然在歼20还在试飞时也有这样的设计,这是为了验证,而不具备普遍性,其他战机中,歼8、歼10A、歼11等都是机头雷达罩附带主空速管的设计,上面所说的战机都是三代机,而不是四代机因为集成化的提升,已经不需要这样的设计。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这跟像针一样的东西不仅是在中国战机上有,世界各国的飞机都有。它的名字叫空速管,也可以称为皮托管,总压管。它是很重要的飞机测量仪器,不只是在试验机上有,很多已经服役的成熟机型都有这个管子。后来出现的新飞机,之所以取消了这个管子,主要是因为它影响了飞机的隐身性能。
空速管能够感受空气中气流的变化,测量出全压和静压。然后把这些数据传输给飞机驾驶舱的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关仪表,是测量飞行速度的重要设备。飞机在飞行时,周围的气流变化非常的丰富,各种涡流和扰流很多,能形成一个场。试验机一定要安装这个探针,能够收集大量的数据,用于改进飞机。
除此之外,成熟的机型也大量使用了空速管,比方说苏27和苏30的早期机型,但苏35取消了空速管。国产飞机的部分研发较早的机型也有,但新出来的歼16和歼20都没有。美国也是这情况,新研制的飞机不仅把空速管收到了里面,过去飞机脊背上的很多凸出物体也都收了起来。
在空气动力实验室里,飞机模型会放到风洞里,进行测试,也有空速管。虽然模型不动,但只要风迎面吹过来,也能测试到相关数据。空速管是非常实用的研究设备,未来的隐形机和六代机也有该设备,只是藏了起来而已。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的战斗前面有一个针状物体,实际上大部分的战斗机都有这个装置。这个所谓的针状物体其实是一根管子,学名叫做皮托管或者叫做空速管,这是用来测量飞机在空中的相对速度的仪器的一部分。空气从这个管子中心进入,这些空气带动一些机构再显示飞机在空中运动的速度,之前是通过机械仪表来显示空速,目前大部分已经该进成为了数字显示了。
要说空速管实际上是所有的飞机和直升机都有,包括民航客机,那些貌似没有这个空速管的飞机是在别的地方安装了尺寸更小的空速管而已。从外观上看歼-20战斗机和歼-10B/C等都没有这个针状物体,但是实际上这是被安装到了别的地方,而且尺寸变小了。这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不需要在机头安装硕大的空速管了。
不过一般在飞机的原型机阶段都会在机头装上空速管,这是为了保险起见,包括美国的F-35系列和中国的歼-20的原型机都是安装有这些硕大的空速管的。等到这些隐身战斗机量产之后就取消了长长的空速管了,除了隐身战斗机不使用很长的空速管之外,我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枭龙JF-17战斗机也没有安装大型的空速管。
在战斗机前面安装空速管不是中国战斗机的一个特色,这是航空技术在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空速管的尺寸也是越来越小,所以新一代的战斗机上已经看不到很长的空速管了。但是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其实战斗机上还是有这个部件的。
爱好飞机的朋友们在观察各种飞机图片时,可能会发现有的飞机机头前端有一个根状物,像一把尖尖的矛,甚是威风。但是等过一段时间以后却发现又没有了,很多网友不由得纷纷猜测这个针状物到底是什么,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更有甚者说这是战机为了在近距离搏斗时更好的瞄准。但是稍微懂点飞机技术的人都知道,飞机的瞄准有专门的航空瞄准具,根本也用不到这玩意儿,其实这个根状物叫做空速管,它是用来测量数据的。
这个空速管是专门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飞行气压、升降速度等数据,然后飞机设计师们利用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发现异常的情况进行改进,空速管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种空速管只有在飞机测试的时候才会有,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安装的。因为在各项数据都测试完毕之后,会把飞机的空速管拆掉。所以在早些年前,人们通过分析空速管的有无来分析这个飞机是不是将要服役。
目前来说,飞机的空速管早先都安装机头,因为在机头的气流更能反映飞机的性能情况,以便可以更好的测试数据。在后来有的也会改进之后安装在机身。但是不管安装在哪里,已经有国家取消这种装置了。因为它伸到机头紊流外面,是飞机机头直径的一点五倍长。空速管越长,测的数据就更精准,但是长了之后就会抖的厉害,又影响精度和飞行。所以有些国家开始采用更精准的技术,例如目前最受欢迎的大气数据传感器技术。这种技术与机身融为一体,也会起到保密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