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研制欧洲台风战斗机时法国曾因什么而退出,之后法国又研制了什么机型?
思路不同,欧洲想单纯的鼓捣个战斗机,结果法国那个事逼非要加一堆要求,结果就黄了。
法国要EF2000能上航母,这就莫名多了一堆陆基飞机用不上的东西,法国还要这玩意能挂载核弹,又得改。
后来大家受不了了,用途差的太大,根本没法一起弄,于是就散伙了
在上世纪研制开发的欧洲联合战斗机方案中,起初是由老牌航空大国英国发起的,而后德国提出的该型战机的概念设计,法国作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面对这样的联合战机计划自然不甘落后他人。
随后在其1979年加入该项目,并还带来他们自己的设计的方案,但在进入各国确定到底使用哪国原型机型进入测试时,由于高傲的法国达索坚持领导所有的设计,而英国执意用Turbo-Union RB199发动机取代法国SNECMA M88发动机,导致其吵的不可开交,也由于时间进度不等人,英法最终还是没有在其战机设计与发动机选型方面达成共识,一蹦而散,留欧洲几国自行设计,也就是日后的台风战斗机。
独立离开的法国人,当然也有自己高傲的资本,其法国的达索公司,在上世纪很快就用其在欧洲联合战机项目谈崩的机型,并进行了一定的升级与修改,成功设计出了自己的先进战斗机阵风战机,并且还将其发展了系列化,其机型还拥有可在航母起降的M型,而且该机型也是欧洲少数可以执行空基战术核打击的战斗机,该款战机的出现也大大增强了其法国三位一体核打击的能力。
的确当年法国参加了欧洲战斗机的联合研制,不过中途退出了。欧洲其实有过多次联合研制战斗机的经历,包括之前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美洲虎战斗机,还有德国,英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狂风战斗机。欧洲航空工业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欧洲联合研制战斗机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原因就是各国都有自己的想法,而在发动机的选择上分歧最为明显。法国在国防装备研制上坚持独立自主,这个对联合研制过程中的分歧有一部分影响。而英国航空工业辉煌更多,也放不下架子听从法国。
法国提出了采用法国在研制中的M88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而英国坚持使用EJ200涡扇发动机。其实两者性能差异不大,最后法国争不过英国就直接退出了联合研制的计划了。
欧洲联合研制的战斗机继续进行,最后参加研制的国家变成了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而当时的EF2000战斗机也被最终命名为了台风战斗机。
法国退出欧洲战斗机的联合研制之后并没有停止,达索公司全力研制了一款先进的阵风战斗机,如今阵风战斗机也有了一部分外销市场,包括埃及和印度。
如何看待德国公布欧洲下一代战机fcas的性能要求?
欧洲不会有自研战斗机了,美国卖F35就是要扼杀欧洲的战机研发,事实上欧洲目前的技术也无法追赶美国,英国肯定买美国战机,剩下法国德国,就算你有技术,也没多大市场,剩下些小国直接买F35不香吗?
首先总结归纳一下美国第六代战斗机F/A-XX的性能标准:
1、高超音速巡航。美军第六代战机将采用双发无垂尾外形,速度将高于5马赫,如果采用亚音速巡航方式,其续航时间将高达50小时,作战半径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上万公里,如果采用高超音速巡航方式,其作战半径则超过1600公里。
2、超机动性能。在机动性能方面,相比五代机,六代机能够完成一些更加高难度的动作。由于采用可变弯度机翼,配合高推比的发动机,六代机将可以在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中表现出超强的机动性能。
3、极强的隐身性。六代机很有可能采用全翼身融合、大升阻比和无垂尾设计。从直观上看,六代机的曲面外形扁薄平滑而流畅,传统意义上的机身、机翼和尾翼变得模糊,从而使飞机在各种高度、各种状态下的隐身性和机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
4、雷达功率更大。六代机将采用智能蒙皮天线技术,通过将天线、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和信息处理机、射频电缆、电力电缆、电控制电缆和温控设备等嵌入飞机蒙皮内,使战机探测发现敌人的距离更远,发现的时间更早更准确。
5、网络作战能力更加突出。通过内置的各种数据链,六代机将能够更加全面地感知战场态势,收集来自陆、海、空、天各节点的信息,真正具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一体化作战能力。
6、机载武器更加先进。相比现役五代机,六代机除了能够挂载更加先进的全向攻击导弹外,还将配备用于近距离防身的激光与微波定向能武器,可以全天候执行多种任务。通过使用激光或微波定向能武器,六代机可以实现对五代机的近距离“秒杀”,使五代机防不胜防。
综上所述,六代机性能应秒杀五代机,中国六代机、代号“火龙”的基本性能要求与F/A-XX近似,而FCAS的性能标准明显属于五代机的范畴,但FCAS是欧洲下一代战机的说法也没错,因为台风、阵风与JAS-39战斗机均为四代半。
之所以德国公布FCAS的性能标准,很大程度上是想以此证明欧洲有能力开发五代机,老美你别太过分,有诚意就把真正的六代机拿出来大家分享。
德法在2019年巴黎航展上展示了一款名为FCAS的六代机模型。
该机是德法两国共同的项目,由空客和达索公司合作研发,预计2026年开始原型机试飞。
该项目德法两国各出资8500万美元用于原型机的开发,两国合作可以分摊成本和风险。由于法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优势,德国又担心法国借助该战机的研发机会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取得该项目的主导权;因此,德国主张该战机项目与德法两国合作的下一代坦克项目捆绑一起,让法国在FCAS战机项目上占据主导,而德国则主导下一代坦克的研发项目。
该战机气动外形前部像F35,后部V型垂尾、无尾翼,有边条翼和襟翼,体型比F22、F35、歼20都要扁;V型垂尾往外倾斜的角度非常大,从而增加了后部升力;偏扁平的机身,大大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增大了升阻比,减小了空气阻力;DSI进气道很好的遮蔽了进气道的红外辐射源,以及降低了进气道的雷达反射面积。
总体来说,FCAS战机的气动外形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吸波涂料的性能如何就很难讲了。从机体来看,FCAS战机应该是一款中型五代机,所谓六代机只是德法的一种渲染宣传罢了!没有研制五代机的经验如何研制六代机?没有学会走路,怎么可能跑步?
欧洲媒体2020年5月26日报道,德国国防军5月26日表示,德国、法国、西班牙三国空军一致同意采用相同的性能标准研发下一代战斗机。
德国公布的这则消息表明,首先表明德、法、西三国对于下一代战斗机的联合研制计划,已进入到了实质阶段。
多国联合研制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各国的国情不同,所以它们对战斗机作战需求也各有不同。而不同的作战需求,使得战斗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各不相同,进而使得战斗机在设计、研制、规划等方面都会有诸多不同。而各国出钱、出人、出力自然都是希望能研制出一款适合自己国情需要的战机,不可能花费了大把的资源却研制出一款自己不怎么用的上的战机,为他人做嫁衣不是。
因此,多国联合研制的战斗机项目,第一步就是要各参与国先制定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统一性能指标来,这样才好放心的投入人力、物力到战斗机研制上来。
当然,若是各国弥合不了分歧,也是会分道扬镳。比如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法国五国打算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欧洲联合战斗机”(台风战斗机),后来法国就因为战斗机性能指标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四国无法达成一致,而另起炉灶,自己搞了“阵风”战斗机。
其次,德法两个欧洲强国有意竞争未来六代机标准的发言权。目前阶段五代机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隐身战斗机的类型也已经越来越多。但是关于下一代战斗机,即未来的六代机,实际上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
若是,德法两国能够根据这套新公布出来的战机性能标准,首先推出六代机方案,并在事实的基础上完善未来六代机的技术框架,那么德法两国就有望在六代机技术标准领域首先获得发言权,对于六代机技术标准,德法两国也将有机会确立一套标准和规则。而这将关系到德法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将决定德法是否能够在欧洲航空工业技术发展方面赢得主导权(简单点说就是牵扯到很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其三,现在欧洲有两个六代战斗机发展计划,一个是德国与法国主导的“未来空战系”(FCAS);另一个是,英国和意大利主导的“暴风”战斗机计划。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两大集团都希望自己可以压倒对方。
目前,根据英国和意大利主导的“暴风”战斗机计披露的信息,“暴风”战斗机验证机预计在 2025 年开始试飞。此后如进入装备研制,将在 2035 年前向英国皇家空军交付,准备开始取代将在 2040 年退役的“台风”。
德国、法国自然是不能让英国和意大利都把风头抢了去。这次德国、法国、西班牙三国拿出了完整的性能标准,未尝没有与英国和意大利别苗头、竞争的意思。
总的来说,随着统一的性能指标的制订完成。德国、法国主导,西班牙参加的未来战斗航空系统(FCAS)计划,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进入实质性研制阶段。不过想要彻底完成FCAS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中间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为什么欧洲台风战机这么贵?
台风战斗机是英国、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共同投资研发的第三代高性能战斗机,售价高达7000多万美元。造成其售价高昂的原因主要是研发费用高昂、产量过低,把研发费用平摊到每架飞机上价格就会高的离谱。这就好比大众化的汽车,如果销量巨大,不仅车的售价会降低,而且汽车配件价格也会很便宜的道理一样。
因为台风战斗机的市场主要是研发的几个欧洲国家,所以产量合计才几百架而已,所以才造成台风战机价格居高不下。
因为欧洲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很多军事装备都是多国联合开发出来的,所以需要整合的资源比较多,基于此,造出来的武器装备怎么可能便宜?说到战机,而且是欧洲研发的,那就不得不提英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联合研发的台风战机,造价可不菲,得7700万美刀,而且只能划分为三代战机,也就是跟中国的歼十一个级别的,但是性能方面各有千秋,总体而言应该是要优于歼十的,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整合了德英意西四个国家工业的结晶,起步怎么可能低。而且台风的定位也是全天候多用途战斗力,所以造价昂贵也是有原因的,当然性价比方面跟我们国家的战机是无法比拟的。
英军航母将起降F35战机,它会不会成为欧洲标配舰载战机?对此你怎么看?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欧洲有四个国家装备航母,英国是铁腚装备美国飞机的,法国是铁腚不装备美国飞机的,另外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是不是装备就要看美国的了,这俩国家国防开支才多少?美国飞机要卖多贵?
现在有航母的国家都在航母上配备了第五代战斗机,为的是在战斗时取得优势,航母作为海上作战平台,靠的就是其上的舰载战斗机。现在最先进而且使用最广的第五代战斗机就要数美国的F35了,英国最近也开始准备在自己的航母上试飞F35的计划,这次测试的成功与否,影响到英国航母今后使用何种战斗机作为舰载机,如果成功,再加上F35在欧洲的普及,极有可能成为欧洲航母舰载机的标配。
现在欧洲各国的中小型航母使用的还是第三代战机,虽然其性能也不错,可是相比第五代战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F35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和高度隐身能力,综合性能好,用途广泛,而且欧洲国家航母能搭载战斗机的数量不多,所以就更需要加强舰载机的质量,F35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除了很多的欧洲国家购买了F35,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也购买了该机,例如日本,日本是美国F35唯一的国外生产线,还有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
英国海军所选择的的是F35系列的F35B,该机可从任何方向降落到甲板上,不需要航母迎风获得初速,还有一些相比其他舰载机没有的优势。英军为了这次试飞计划,不仅对伊丽莎白号航母的甲板作了改进,F35也在滑跃式甲板上进行了测试。
如果用F35作为舰载机的话,将大大提升英国乃至大部分欧洲航母的作战能力。
造个战斗机都能吵翻天的欧洲,真的能联手研制一艘航母吗?
欧洲如果想造航母还真的可以,欧洲虽然是没落了,但德国、法国的工业制造能力还是可以的,只要他们两个国家牵头,以法国现役的戴高乐号为篮本再放大一圈,进口个美国的蒸气弹射,还以阵风战斗机为舰载战斗机,其它几个国家出钱造个护卫舰驱逐舰什么的还是行的,法国还有核潜艇,德国的常规潜艇水平也还是比较好的,总之,这是个决心问题,如果美国给欧洲逼急了,没准欧洲真就自己造航母战斗群了,不过能够和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抗衡不能那是另外一回事。
欧洲从科学技术,经济实力,工业能力上来讲是完全有实力来研发和制造的。但是航母这种国之重器要想多国联合政治上还是比较困难的。比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资金负担多少?采购多少?怎么分配?这些是很难协调的。现在的欧盟只能说在经济上进入了一个联合开始在政治上尝试联合,要想实现军事上的联合,还是得看欧盟在政治上能走到哪里了。毕竟军事为政治服务。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美国,美国也不希望欧盟能够实现这样的联合。
欧洲一盘散沙怎么可能造的出航母,再说米国不会转让核动力传动技术,法国的核动力航母老是趴窝,还跑不了三十节,没啥用。英国航母不错,就是漏水啊,舰载机还是米国的,综合实力不怎么的,现在就看中国的了。
感谢邀请,首先要考虑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原因,第2个是欧洲的防务需求。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没有可能联合建造航母。目前的情况看是不可能建造航母的首先是没有需求。其实欧盟的经济条件也不好。政治条件更差(美国就不会同意政治上欧盟还得听美国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