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美军控条约将期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俄美军控条约将期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俄间仅存的军控条约即将到期,核弹头数量还能被限制吗?
美国和罗刹之间的军控条约即将到期,那么它们彼此之间的核弹头的数量还能夠受到限制吗?
这是因为,即便是最猖狂嚣张的美国,它都是知道核战争的后果是不会有一个赢家的。哪怕是退群成瘾,惯于使用“极限施压”伎俩的特朗普,他也不敢在至关重要的核武器方面向罗刹施压,对罗刹反悔。
实际上,现阶段全球各主要军事大国和军事集团之间的军备竞赛,已经由过去的在核武器方面上的竞争,转向了具有巨大杀伤力的常规武器方面的竞争。而这些具有巨大杀伤力的常规武器,通常都是不在各主要军事大国和各主要军事集团之间的军控谈判议题上。以最近的罗刹与西方的尖锐对立为例,北约的军演,就经常在乌克兰的黑海海域,以及被苏联在二战时强行吞并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海域举行。北约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不断的增强在原先被苏联奴役的国家的常规力量,以窒息并最终压倒罗刹,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国,并最终称霸统治全球的目的。作为对北约咄咄逼人的窒息攻势的回击,罗刹一是开辟了叙利亚战场,缓解了它在乌克兰方的压力。二是出奇不意的西出北冰洋,派遣战略轰炸机对英国进行环岛飞行,震慑了气焰嚣张的英国不算,还减轻了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方向的压力。三是在远东地区和我国交好的同时,联手我国向日本施压,以达到围魏救赵的战略目的……预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罗中联手抗击西方的战略势态,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所谓核弹头还受限制吗的问题,已经是退居其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核战争会更加谨慎、避免。而且从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原苏联成员国的各种政策表明,在核手段以外,还有更多低成本、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核战争是潘多拉的盒子,核力量是各大国的最后底牌。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核力量不追求互相完全摧毁,但是需求的效果是对方无法承受,也就是核不平衡力量。核武器不像常规武器,停止大气圈内核试验条约生效的时候,五大常任理事国已经掌握并保留有了这个核不平衡力量的最低装备量以上的核弹头,所以对于冷战开始就拥有数量庞大核弹头的美国、乌克兰、俄罗斯就处境很窘迫。几方愉快的签订军控条约,但与乌克兰把自己睾丸交给北约不同的是,俄罗斯一直在维持这个最低不平衡核力量,不至于全废武功。而特朗普政府热衷于的是软力量手段,对于硬核力量的态度不会改变此前历届政府的初衷。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军控条约到期,双方依然不敢轻言核军备竞赛,会把更多的精力力量投放于软实力力量的抗衡。
现在美国很疯狂,怕被中国超越,打着美国优先口号全世界折腾,现在已经没有信誉可以讲,在特朗普商人领导下的美国那是什么情况多可能出现,所以不要抱太大希望这个协议还能继续下去,但是全世界人民希望他们还能继续签下去遵守协议。
一战后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当时世界各国造成了什么影响,哪个国家最受益?
谢邀!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对于大舰巨炮党而言,1922年签订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是万恶不赦的存在,一大批凝聚着当时世界顶尖舰船设计师智慧和最高端工业技术结晶的强大战舰或被拆成废铜烂铁,或被当作靶子轰沉,令人倍感惋惜。这纸条约还开启了长达15年的海军假日,五大海军强国都暂停了新型战列舰的建造,但从另一方面促进了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舰船以及新型海军技术的发展,无论怎样评价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军备条约之一。
根据《华盛顿条约》中止建造并被废弃的日本“土佐”号战列舰,已经完成的舰体作为靶舰击沉。
从普遍的观点看,《华盛顿条约》最明显的作用是中止了一战后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正在勃发的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在一战结束后,英国、美国和日本已经是世界上最强的三大海权国家,都积极地扩充海军军备,筹建更多的新型主力舰,为维持和加强自己的国际地位。英国推出了G3型战列舰和N3型战列巡洋舰,美国加紧建造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和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日本更是大力推进雄心勃勃的八八舰队计划。
1922年华盛顿会议现场,五大国能够坐下来谈判,都是为了卸下军备竞赛的负担。
然而,这些庞大造舰计划背后却是对各国经济财政带来的难易承受的压力,对于在一战中损耗巨大的英、法、意等欧洲国家而言,耗资巨大的海军军备竞赛绝对是不能接受的,他们更希望能够休养生息。对于在战争中成为暴发户的日本,造舰竞赛同样存在着导致国家财政破产的危险。对于实力雄厚的美国而言,就算能够支撑造舰计划,在和平业已降临的情况下,国内对于加大军备投入的反对声不能不让国会山的老爷们有所顾忌,而且能够依靠条约获利,要比大力扩军来得更划算。因此,停止海军军备竞赛实际上是《华盛顿海军条约》能够缔结的根本原因,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五个国家都从中受益了。不要看日本对于主力舰吨位比例极为不满,但实际上条约挽救了日本,国力尚无法与西方列强相比的日本其实比其他四个国家更需要这个条约为狂热的扩军运动刹车!直到今天主持签订条约的加藤友三郎海军大将依然被认为是一位理智的政治家,受到广泛的褒扬。
日本人被迫接受了5:5:3的主力舰吨位比例,其实是赚到了,如果继续竞赛,日本肯定不战自乱,最先倒下。
在停止造舰竞赛的同时,在现有海军力量的限额比例上,各国则是有益有损,获益最大的当然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平起平坐的海权地位,极大提升了国际地位,而在太平洋地区又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力量,遏制了最大的竞争对手。以往的观点看,日本是受损最大的,其海军力量被限制在对英美10:6的比例上,但实际上由于英国海军的重心在欧洲水域,而美国海军的力量又分散在两洋,日本海军仍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更重要的是,一支比肩英美的海军舰队是当时日本国力无法承担的,所以能够争取到这个比例对日本而言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条约也承认了日本在一战中从德国夺取的太平洋诸岛的权益,扩大了它在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等于肯定了日本的强国地位。所以,从实质上说日本在《华盛顿条约》中根本就没有失去什么,只是日本人自己贪心不足,感到不满而已。其实受损最大的应该是英国,日不落帝国之所以能够雄踞世界近百年,靠得就是强大的海权,而如今只能与大洋彼岸的昔日殖民地分享海权,充分证明了帝国业已衰落。至于,法国和意大利至多在地中海闹闹,属于打酱油的角色。
原创不易,感谢支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军事公众号:崎峻战史。
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也就是几大战胜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由共和党人哈定总统主持下,缔结了海军军控协议,使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等海军强国共同鉴署了军控条约,确立了五大海军强国的总吨位,英美日法意,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拥有第一流的海军强国,美英日三国成为世界性海军吨位量多国家,为了平衡日本与英国的海军,美国提出英国与日本结束同盟条约,同时要求日本不准独霸中国。
美国开始参与主导权,一改巴黎和会上英法主导权。
要讲那个国家最受益匪浅,应该是日本国,日本在日俄战后,才废除与列强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日本由一个不发达二、三流国家,一跃成为列强。独霸远东。
英日同盟条约,是英国基于平衡俄国而签定的友好军事同盟条约。
使日本受益匪浅,一接手了德国的远东势力范围,及殖民地。从此确立了日本一跃成为新列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美军控条约将期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美军控条约将期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