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丁老头和囧哥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丁老头和囧哥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蔬菜面条该怎么做?
【彩色蔬菜手擀面】
蔬菜面条就是用蔬菜汁和蔬菜泥来代替面条里的水制成蔬菜面,灰这里做的面条就用了三种蔬菜,分别是紫甘蓝、菠菜、胡萝卜,用的是蔬菜汁,添加了少许的蔬菜泥来制作的。
其实还有很多的蔬菜都可以用来做蔬菜面。比如南瓜、紫薯、红薯等,把这些食材蒸熟后压成泥,然后加入面粉里一起揉面就可以了。
【彩色蔬菜手擀面】
准备好:
菠菜汁120克、胡萝卜汁120克、紫甘蓝汁120克、面粉750克
这样做:
1、 准备做蔬菜面条的所需材料。
2、 先制作蔬菜汁,我这里用了三张蔬菜,所以我们先榨取三种蔬菜汁。大家也完全可以只制作一种蔬菜面。将紫甘蓝切成块,和150克清水一起放入料理机内,启动机器搅打成蔬菜浆,用筛网过滤出120克紫甘蓝汁备用。
3、 再制作胡萝卜汁,将胡萝卜切成块,和150克清水一起放入料理机内,启动机器搅打成蔬菜浆,用筛网过滤出120克胡萝卜备用。
4、 再制作菠菜汁,将洗净的菠菜和150克清水一起放入料理机内,启动机器搅打成蔬菜浆,用筛网过滤出120克菠菜备用。
5、 分别取120克蔬菜汁备用,无需过滤的太干净,也可以加少许蔬菜泥一起加入面团里哦。 6、 将120克蔬菜汁加入到250克面粉中。菠菜面和胡萝卜面做法同紫甘蓝面,所以步骤图就参考紫甘蓝面的即可。
7、 用筷子搅拌均匀,直到面粉和蔬菜汁拌匀成絮状。
8、 接着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松弛15分钟。
9、 再将揉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大大的薄面片,表面抹少许干面粉防粘,将大面片折叠起来用刀切成均匀的面条。
10、 将切好的面条抖散防止粘粘即可。
薄灰小贴士:
如果很有制作面食的经验的话,可以不需要电子秤来精确面粉和液体的含量。如果没有厨房秤的话,加液体时要少量多次添加,以不粘手为宜。
也可以添些鸡蛋做成鸡蛋面,鸡蛋和液体的总量控制在120克内即可。
还可以做成粗粮面做成杂粮面条,只需要添加一点粗粮粉,比如玉米面、绿豆面、荞麦面等,但不要全部用粗粮粉,要和面粉一起搭配使用
。
把蔬菜用榨汁机打成汁,再用蔬菜汁和面,就能做出蔬菜面条了,其实蔬菜面条有很多种,有菠菜面条,紫甘蓝面条,芹菜面条,胡萝卜面条,紫薯面条,南瓜面条,北瓜面条,火龙果面条,猕猴桃面条,还有很多种,反正是平个人喜欢,想吃什么样的,就把什么食材打成汁或泥做就可以了。
好奇心食堂,探味不打烊~
蔬菜面不仅高颜值而且有营养,那么彩色的蔬菜面怎么做才能又好吃又好看呢?
1、榨汁
做彩色面条,用的最多的是菠菜和胡萝卜,南瓜泥也是其一。对于面条的颜色,榨汁很关键。选择蔬菜时,要买很绿的菠菜和颜色比较红的胡萝卜或者是深红色的紫苋菜,而南瓜呢,要买颜色非常深黄的老南瓜。
2.揉面
将菜汁加入面粉中,揉面成面团,醒一会再揉。(注意面团要硬一些)
3.压面/擀面
可以用压面机,调好档位非常方便,当然自己手工擀出来的更好吃~
面条压好后,就可以下锅煮了~
剩下没吃完的晾干,这样比较好保存。可以用衣架晾干,或者切好直接冷冻保存。
鲜虾西葫芦蔬菜面
食材:蔬菜面30克、沼虾三只、西葫芦30克、番茄半个、小青菜少许。
做法:
1.煮面条,面条煮好后放在冷水里备用。
3、番茄切成碎丁,放锅里煸炒出汁后把西葫芦一起入锅炒,然后加水,煮开后把虾放入锅里,虾煮熟后放青菜和面条,煮1-2分钟后加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瓜炒蛋拌面
食材:蔬菜面30克、鸡蛋一个、丝瓜和胡萝卜少许。
做法:
1.煮面条,面条煮好后放在冷水里备用。
2.丝瓜和胡萝卜切成碎丁备用,鸡蛋打成蛋液。
3.锅里放少许油,先把鸡蛋炒好,捞出备用。
4、然后稍微再加一点油,把胡萝卜丁入锅翻炒,炒2-3分钟左右加入丝瓜丁,最后把鸡蛋一起放进去,炒匀后稍微加点盐调味,然后把菜浇在面上就可以了。
做蔬菜面就是用各种颜色的蔬菜汁代替水和面,做面条呢,面粉的选择很重要,高筋粉是最理想的选择,够劲道,滑润,还有一个东西不能完,和面的时候要加上适量的盐巴,盐是做面条的筋骨。
来看我做蔬菜双色面的过程↓↓↓
准备材料:
高筋面粉400克,菠菜200克,胡萝卜200克,盐巴4克,鸡蛋两个
1
菠菜、胡萝卜洗干净,准备打汁
2
胡萝卜打成汁水
步骤 3
菠菜打成汁水
步骤 4
打好的胡萝卜,和菠菜汁
步骤 5
200克面粉加108克左右菠菜汁和一个鸡蛋,两克盐巴揉匀成团。
200克面粉加入108克胡萝汁一个鸡蛋,两个盐巴揉匀成团,
面团比较硬,可饧一会再揉,揉至光滑盖保鲜膜饧20分钟。
步骤 6
先取其中饧好的一块面,用擀面杖擀成较薄的面皮。
步骤 7
正反面撒上面粉,如波浪一般折叠起来, 切自己喜欢的宽度,切好后撒干粉,使面条均匀的沾上面防止粘连。 另一块面团同要操作。
步骤 8
调好自己喜欢吃的调料,下锅煮熟开吃啦
做的好的蔬菜面不仅口感劲道,颜色也是诱人,
如果想做红色面条的话,可以用胡萝卜或者是火龙果榨成汁,然后用来揉面。接下来就可以直接做面条了,如果想做绿色的话可以用青菜汁揉面,然后做面条。这种五颜六色的面条非常漂亮,看着也很有食欲。
关于儿时做过的游戏,你还记得哪些?
在年龄慢慢增长的同时,童年的回忆也慢慢变成了嘴中的儿时,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经历,或许已经记不起清晰的模样,但是总会有些东西,能瞬间拉回思绪,让自己回到童年。说了太多的电子游戏,今天让我们丢掉电子,回忆一下当初那些快乐的现实游戏。
九零后!
Ⅰ:丢沙包——奶奶或者姥姥做衣服剩下的边角,各种稻壳或者敷面,缝成方方正正的小沙包,一群小伙伴分成两队,两边各站一个人,其他人站在中间。两边的人要想尽办法用沙包丢中中间的人,被击中者就被罚下场,而如果被中间的人接住,则此人可以“增加一条命”或者让自己已经下场的一个同伴上场。
Ⅱ:打水漂——夏天的河边是小伙伴们的游乐场,那时的河流区别现在的各种污染,是干净,是清澈的。大家一起在河边找薄薄的鹅卵石或者碎瓦片,身子一斜,手中的瓦片随着手腕的急速抖动旋转而出,高速旋转的瓦片在接触水面的时候,再次弹起向前,piupiupiu~一串串水花在水中荡起。
Ⅲ:砸方宝——这个应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我是北方人。方宝就是用两张纸叠起的四方形。输赢就是想尽办法让自己的方宝导致对手的方宝来个底朝天。不管是砸一边,还是利用空气,还是用蛮力,还是技巧,都是一个非常锻炼身体的游戏,还记得刚发课本的时候,总会把前后没有用的两页撕下,做成方宝,因为新的纸叠出来的最好用。更有的小伙伴,课本都成为手中玩具了。
Ⅳ:弹弓——农村的小伙伴更熟悉的游戏,因为城镇里一般是没有发挥空间的。找两个树杈或者铁丝铅丝挽成Y的形状,中间用皮筋连接,皮筋中间可以放置一块小皮垫,用来搁置各种铁珠或者石子等武器。熟练的小伙伴都能把弹弓当武器,打起鸟简直比biubiubiu还还用。
Ⅴ:各种收集——方便面里的三国(水浒)卡牌、奥特曼的各种圆牌、神奇宝贝的各种卡片、各种烟盒等等。现在想起来,魔法士小浣熊卖的不是面,是卡牌...总有很多小伙伴为了集齐整套的卡牌而疯狂囤积干脆面,也最早让儿时的我们接触到了以物换物的概念。而圆牌也逐渐代替了方宝的功能。最神奇的是各种奇怪烟盒,邮票。像什么老刀牌,骆驼牌老式香烟盒,黄山,熊猫,泰山等地方特色香烟,以及大鸡,万宝路等少见或者停产的烟盒,都是当时收集的乐趣。
更多的像打雪仗,跳马,捉迷藏等等游戏,就不再赘述了~远方的小伙伴,你是哪里,小的时候~又玩些什么呢~
六一儿童节来了,回想起小时候,你还记得你的母校以及第一任老师的名字和长相吗?
我家离学校很近,只有四、五十米的距离。我家是临街的,学校就在街的东头,出了大门站在笔直的街上,一眼就能看到学校。
听长辈们说这个小学堂是由原来的寺庙改建过来的,它是三进院落组成,里面是四合院的风格,中间有个大天井,四周的房屋连排环绕着,两边的侧房都设有三个教室,中间的主楼全是木结构,整体非常高,下面搭了一个大平台,平时开会,颁奖典礼,都在这里举行,两边支撑的柱子又粗又高,平台的两边是侧门,侧门旁边有一张楼梯是通往楼上的,老师们的宿舍都在楼上。
从侧门进到后院子,又是一个天井,两边的侧房也是教室,中间有口大水井,最后面的一排房子用作老师们的食堂,从食堂的中门出去就是一个大操场,这个敞开的操场靠近水域的地方,一到集市日,水埠头成了船运的装卸点,热闹至极。
记得刚上小学时,教语文的是个年轻的女老师,她还担任班主任,她家也离这里不远。
老师长得很文静,梳着两支长辫子,穿戴方面也不是很花俏,素净简洁,大方得体,身高大概也有1.65米,年纪至少是在二十四、五左右。那时她还没对象,没过多久,我们就看见老师的宿舍里,经常有个男老师出现在那里,他们谈恋爱好像已经公开的,并不顾忌什么。
老师在教了我们一年的时间,就出事了,就是因为这一场恋爱,那个男老师因为政治问题被抓了,牵涉到我们的女老师,她也不能幸免,丢了工作,还要每天去学习班学习,被人监管着。
后来就没有看见过,曾经听别人说起过,她嫁给了一个外地人,很少回来。
这个小学堂也搬离了原来的地方,在另一地方建造了一所现代化的教学楼。老地方也变成了商业街,以前的那些旧古楼影子也消失得无处可寻!
我没上过幼儿园,五十多年前农村也没有幼儿园。一年级第一个老师是我们的老校长,他个子不高,但很肃历。每到他上课的时候,他都会拿着一个闹钟,有时也会都我们认闹钟,七六年去世了。(这些事情是1969年的事了。)
记得,不仅是我记得,相信我们班上的同学都还记得那位穿着"三接头"皮鞋的刘x富老师。
在75年北京市的远郊区县,是村村都有小学校的,只是我们班赶上的刘老师是位退伍军人,身体笔直,上课时着军装,领口的风纪扣都要别上,三接头的大黑皮鞋,扬言体育课上谁不听话排好队等着挨踢,印象最深的还有老师的黑八字胡和抹了油的大背头,真是不怒自威啊……
我们班的文化课少,体育课多,尤其是语文课的汉语拼音,估计刘老师都不会,所以我们班同学的汉语拼音是全军覆没。
长大后才知道,那时的学校不仅仅是环境简陋,师资也是很匮乏的,像刘老师这样的只是不在编的代课老师,他们只是转业军人没安置前的一个过渡,虽然有遗憾(汉语拼音),但我们那届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遵规守纪方面是最棒的,感谢刘老师。(谢谢)。
想起六一即将到来,回忆起小时候,六一儿童节,老师发给我们一张图书优惠券,然后回家了给母亲说了后,母亲给我5元钱,我和班上的一个好朋友约好,一起到书店,路上很热,买了一个0.5元钱的老冰棍,然后呆在书店老了一下午书。又买了一本书。那时候我们很快乐没有父母陪伴,那时很安全,路上的坏人也不多。那时候的老冰棍很甜,吃一个,一下午都很开心,,,,
母校原址叫二郎庙,供着二郎神象,还有他牵着那条神狗。旁边堂屋住着位和尚(名,永柱)和尚很富是地主成份,人很和气,对我们上学的学生特别好,一年四季供给喝水(打的井水)水井很远,以后学校按排他给学生烧开水,人特好。以后平反,国家照顾他,去了泰山红门还是当和尚,到老。
我老師是邻村叫华秀,家庭富裕,我上学时他三十多岁,白白胖胖浓眉大眼。脾气特好,有德有威,同学们做了錯事他犮起脾气来,就是发怒一只老虎,头发都树起来。同学们都害怕他,可都愿意和他亲。给他剪指甲,挖耳屎成为'同学们自豪的事。
头一天去上学,没有大号,母亲说,到学校请老師给你起个大名,还一再叮咛,给老師行礼。到学校是前院二姐硬拉到老師跟前的。我怕,是二姐帮我该向老師说的都说了。我直接给老師躹了个躬,可能我这个躬大了点,哣的老師同学们笑的前仰后合。苏老師仔细打量着说,明天把你的大名给你起好。第二天刘继秀不等到学校就都知道我的大名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丁老头和囧哥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丁老头和囧哥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