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驴友穿越秦岭遇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2驴友穿越秦岭遇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秦岭最受驴友欢迎的景点有哪些?
一个字一个字码的说
初级:
- 南五台(西岔沟登南五台)。这个很经典,易出现云海的地方,不用多说。
- 金仙观顶 玄都坛 。难度指数低,拔高一百来米,顶上风景不错。
- 子午峪小五台。 休闲好去处,海拔1000米左右,环顾四周风景秀丽。
- 子午峪五道梁。(尤其推荐4月中上看白鹃梅花海,10月底看遍山红叶)
- 太平峪圭峰山。“天上一轮月,圭峰十二圆”,唐代范仲淹的诗句就已经描写了圭峰山的独特美景。圭峰山像一把尖刀一样直插云宵,每年十月到十一月,这里红叶似火,游人如织,也是新手最容易去的看红叶的必打卡线路。
- 沣峪观音山。观音老母的道场,岱顶风险秀丽,也极易出现云海。
中级:
- 嘉午台,最简单的白道峪穿越嘉午台,观音洞,雪瓦山也是必打卡的地方。在雪瓦山顶看嘉午台,宛若游龙,相当震撼。进阶一点的线路有大峪环穿嘉午台,小峪环穿嘉午台,嘉午台穿小峪等。
- 太兴山,位于库峪,终南第一峰,以险闻名于驴友,从山门到铁庙需要经过一系列危险路段,攀铁锁,爬石崖,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到达铁庙。风景指数没得说,也比较容易出现云海。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恐高的驴友不建议前往。
- 人头山,位于扯袍峪,山顶巨石形似人头而得名。途经金光寺,法因寺等一系列修行场地。风景秀美,与西边的嘉午台和东南边的太兴山交相辉映。
…………
太多太多了,说不完了,最后说重点:
最最最最最喜欢的就是鹿角梁!!!!
光鹿跑兵冰这条线也是非常经典,但是跑马梁到冰晶顶这段相对来说比较原始,不建议新手前往。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
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中国有许多名川大山,唯以秦岭最为独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秦岭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不仅单纯地体现在生态环境上,而且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没有哪一座山脉像秦岭这样哺育着中华文明的进程,也没有哪一座山脉像秦岭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
著名景点:华山,太白山,骊山,终南山,凤县双石铺,周至厚畛子,耿峪,镇坪飞渡峡,华清宫,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特别推荐:
华山:位于渭南华阴市玉泉路南段,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有“天下第一险山”之称。共有五峰,著名景区众多,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只,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太白山:秦岭山脉的最高峰,常年有积雪,天气晴朗时,雪峰皑皑,来太白山,可以观日出、看云海、登大爷海、游天地明珠、习道教文化。
大唐芙蓉园:以西安作为“盛唐之都”的辉煌历史为主线,集盛唐历史景观精华为一体,从建筑、餐饮、歌舞、音乐、民俗等多个角度,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丰富多彩的节目,对唐代的灿烂文化进行了生动演绎和全面再现。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这是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终南山: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寿文化"、"钟馗文化"、"财神文化"的发源圣地,"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的诞生地,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东起盛产美玉的西安市蓝田县最东端的杨家堡,西至周至县最西界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绵延200余里,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秦岭七十二峪:秦岭的山谷众多,因而得名七十二峪,它们分布在北坡的潼关县、华阴县、华县、渭南市、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周至县、眉县内,其中著名的山峪有华山峪、大敷峪、文仙峪、蒲峪等。
南梦溪:南梦溪藏于终南山腹地,距西安114千米(210国道1047千米处),溪长8千米,总面积1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99.9%,有山峰128座,大小溪水48条,瀑布86处,有140种哺乳动物和320种鸟类动物在这生息繁衍,有3700种植物在这生长。存烽火台4座,古墓群390处,古树90棵,龙王庙一座。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位于秦岭山脉西段,山体悬崖壁立,状若积麦。自后秦时期开始凿刻,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
我认为最受驴友欢迎的秦岭景点应该是太白山。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位于太白县、眉县、周至县境内,是秦岭山脉最受驴友们欢迎的秦岭风景之一。
一、独特而美丽的风景,深受游客喜爱。
秦岭是我国最主要的地理分界线,而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更是渭河和汉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北气候差异大,南北迥异的气候天然形成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气候垂直分布带十分明显.。而独特的地质构造更是太白山形成奇特的地貌特征。这些都是太白山最为丰富的旅游元素。
作为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海拔3371.2米,山顶常年积雪,“六月积雪”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八景之一。虽然现在气候整体变暖,六月积雪已经十分少见,但太白山顶的积雪时间还是关中平原保持时间最长的,百里之内都可以看到。
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气候变迁,在太白山完整留下了大量第四纪冰川地貌,著名的景点拔仙台、大爷海、二爷海、玉皇池、马蹄窝、跑马梁等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形成的冰斗湖、角峰、冰槽、冰海、冰河等景观。
登太白山除了欣赏沿途景观,更可以欣赏日出日落,云海翻涌,一山有四季的气候瞬间变化。
二、丰富的宗教建筑群,形成太白山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资源。
太白山历史悠久,道教、佛教文化资源深厚,形成了丰富的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建筑群,到太白山旅游,几乎每隔五里都有寺庙、宫殿等古迹建筑,主要有沙坡寺、蛟龙寺、文公庙、斗母宫、平安寺、文公庙、太白庙等等,几乎庙宇古迹遍布整个太白山南北两侧,是喜欢宗教文化和历史古迹的驴友们的天堂。
太白山的寺庙宫殿,有用铁瓦的,神像为铁雕或者木雕,十分有看头,特别是在日出、日落时分,或者冰雪覆盖季节,寺庙、宫殿在日光的照射和积雪的映照下,蔚为壮观,十分漂亮。
三、太白古道更是驴友徒步者的天堂。
太白山自古就是关中进出陕南的古道,太白古道也是我国历史有名的古道之一,是喜欢徒步穿越和行走古道者心目的神圣之旅。
太白古道北坡有两条经典登山线路,南坡也有两条登山线路,相互组合的结果,形成了多条穿越线路,驴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条件和身体条件,自由组合适合自己的登山、穿越线路,既可以同侧登山迂回上下,也可以南北穿越,寻找自己心仪的登山线路。
太白山最经典、最具挑战性的登山线路,必到的景点是拔仙台、大爷海、二爷海、跑马梁等。
四,需要注意的事项:
太白山虽然是驴友们的心仪的线路,但因为山高路远,海拔高,登上一般需要三至五天,一定要注意登山安全,最好结伴行走,配备必要的登山设备、急救药品、御寒服装等等。
这个问题要想回答也很简单:要说驴友在秦岭山都喜欢有哪些景点?只要是进了秦岭山后,时间充足,食物够用,只要是景点区域他们都喜欢去看看,没有人半途而返回的!在这紧张而忙碌的社会中,好不容易出来了,还不玩个痛快,除非是有大事要做…整个秦岭山脉,不往处说:只从天水麦积山到西安南五台山大大小小足有上千个景点……
下面我发几张(伟大秦岭)图片供大家欣赏浏览:
生为秦岭脚下人,小时忙于学业,后来异地求学,异地工作,对于秦岭的了解几乎为零,实在惭愧。后来工作后,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加入了一些户外徒步群,对于户外徒步有了更多兴致,也由这些群中了解到更多关于秦岭徒步的内容。
徒步秦岭,很多都要从秦岭的峪口走起。根据驴友对秦岭的景点进行了归纳,大致包括以下几处:
一是高等级高难度的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鳌太穿越探险线上的几个景点。"鳌太"线是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鳌山和太白山拔仙台是驴友们最向往的两大景观。
二是普遍级别的登山线路,多在秦岭七十二峪中。比如白道峪的嘉午台、南五台(太乙峪)、翠华山(太乙峪)、朱雀山(位于秦岭涝峪)、沣峪森林公园(沣峪)、太平山(位于秦岭太平峪)、太兴山(位于秦岭库峪)、王顺山(位于秦岭辋川峪)、云台山亦称月牙山(位于秦岭大洋峪)、九华山(潭峪和皂峪)、凤凰山(秦岭甘峪)、清凉山(秦岭甘峪)、首阳山(耿峪)、太白山(黑峪)、傥骆古道栈道遗迹(骆峪)、界石岭(泥峪)、翠峰山(车峪)、天赐顶(大峪)、小峪水库等。曾从徒步线路穿越过翠华山、朱雀山,真正领略到秦岭最原始的自然美。
这些登山线路,多要沿着峪中一路溯流而上,直至登顶。一路山水相依,自然风光原始,人迹罕至,很有挑战性。有兴趣的,可以搜索当地的一些登山徒步线路。根据一些资料整理,有些可能不准确,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驴友穿越秦岭遇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驴友穿越秦岭遇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