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甘肃陇西5.6级地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甘肃陇西5.6级地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陇西大地震危害程度有多大?
陇西汉阳(今甘肃天水)地震,是史书记载的一次发生在现在甘肃的一次比较大的地震。东汉时期,地震频发,之所以史书对这次地震有所记载,是因为这次地震是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唯一的测震实例。当时,地动仪安放在河南洛阳,突然有一天,地动仪朝向的西北方向的铁球掉了下来,落到了地动仪下面的蟾馀嘴里。但洛阳的居民却没有感觉到地震。但是几天之后,陇西派人连夜奔驰京师报告陇西发生了地震。而陇西正是地处洛阳西北部。对这次地震的发生时间一说是134年12月13日,另一说是138年2月28日。我比较倾向于史书记载。史书记载的东西,若没有十足的证据不易推翻。这次地震据后来测算为震级七级,肯定是房倒屋塌在当时来说是损失惨重了。
文摘是在东汉时陇西(今甘肃天水)发生地震,并被张衡地震仪所记录捕获。说到危害的程度,不能套用现代震例相比较。
将近两千年前的甘肃,人烟稀少,建筑绝大多数为木瓦坯结构。发生地震过程,崩塌陷裂,平地一片会是真实。但幸存者比例要比现在大得多,只要不是地带断裂,陷入深渊伤害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地震,人类尽可能先前预报,离开危险地方。其他则相当碎弱。
谢大师兄邀答:过去对大地震不太关注,对陇西大地震不太清楚,今天看到朋友们回答的都很好,以后把这一课补上。真正对地震有了认识的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后来有说是8级以上。真正感到了地震的可怕,死亡24万多人,重伤16万多人,大部分房屋被震垮。这是个多么可怕的数据,真的需要好好重视。
中国历史上甘肃金城、陇西地震发生在东汉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震级7级。地震时,“二郡山岸崩,地陷”(《后汉书·顺帝纪》),“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坏,压杀人”(《后汉书·五行志》)。
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应对灾害的能力不高,7级地震应该会死伤很多人,但汉代统计水平有限,所以没有留下较为精确的统计数字。
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你说的可能是阳嘉三年公元138年12月13日那次。地点今甘肃天水。震级6.8级。危害程度谈不上。只是唯一一次验证了张衡的候风地仪的准确性。当时洛阳的人们并没有震感,可地动仪西北方向的铜球落入蟾蜍口中,舆论大哗。三四天后驿者星夜来报,,陇西地震有两座山崩,消除了人们的疑虑。此后人赞地动仪,验之以事,和契若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甘肃陇西5.6级地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甘肃陇西5.6级地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